生活随笔 大年三十除夕夜的记忆

2023-03-20 06:3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活随笔 大年三十除夕夜的记忆》,欢迎阅读!
除夕夜,大年三十,随笔,记忆,生活

生活随笔 大年三十除夕夜的记忆

在我童年记忆中,真正意义上的过年是在大年三十除夕夜。俗话说,有钱没钱,家家过年。等到大年三十那一天,在农村,年货早就准备就绪,喜庆的春联已经贴妥,油锅已经开过,馍馍已经蒸好,孩子们的新衣服已经急不可待放在床头了,在外的游子也已经赶到家了。大人和小孩都在内心企盼着那一刻——除夕之夜的到来,对,就是那一阵欢快的鞭炮声之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在谈笑间,在说笑中开心享受一年中最丰厚的年夜大餐。

但是,时间老人不会因为这份迫切的心情而有所改变,它依旧不紧不慢一如既往的转动着时针。是的,还有许多重要的仪式要进行。

下午两点左右,开始劈材火在大锅里煮猪头肉和猪腿肉,猪头肉是为了祭祀祖先,随着灶火越烧越旺,汤水不停翻滚,阵阵肉香味从厨房飘到院子里,在提示一家欢快忙碌的老小,离除夕近了。倘若天气晴好,红彤彤的春联把往日灰暗的村庄打扮一新,再搭配绝好的天气,那样的大年过的


特别爽气,因为天公作美,不仅在除夕之夜辞旧迎新的感觉浓郁,更意味着农村的泥路特别干净,大家正月里走亲串友比较方便。

大人除了在厨房忙碌,还要到堂屋里交代小孩子尤其是家里的男孩叠火纸以备祭祀使用,交代小孩子把供桌擦洗干净,然后把红红的大蜡烛插到瓶子里放在供桌上。

当天色渐暗,远村近邻时不时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就更近了。因为鞭炮一响,马上就该吃年夜饭了,这也在提醒督促着还没放鞭炮的家庭行动得快一点了。这个时间点,父亲会赶紧把煮熟的猪头肉盛到一个大盆里并端到堂屋的供桌子上,在快速洗手净面穿戴整齐后,开始点亮蜡烛。祭祀祖先的仪式开始了,父亲双腿跪在堂屋正中间,一边烧纸,一边磕头,嘴里还念念有词,大意是祖先首先来品尝一年来的收获,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子孙平安。妈妈和家里的小孩子们则坐在一边,神情肃穆看着父亲,看着烟雾缭绕中千百年来代代传下来的祭祀活动。如果正在祭祀中,突然有小孩说出了有所冒犯祖先的词语,大人会警告小孩子不要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e0d752d58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