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舞蹈的忠实记录者

2022-04-24 20:1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代舞蹈的忠实记录者》,欢迎阅读!
唐代,忠实,舞蹈,记录

要:诗歌在唐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乐舞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开创了乐舞诗的新境界。乐舞诗是乐舞艺术的文化载体,诗人们在创作乐舞诗的过程中既调动各种艺术手法,表现出各种耐人寻味的技艺体验,扩展人们的想象空间,增强人们的审美愉悦,又通过艺人的美妙身韵、丰富表情,加强回味延留的效果,并忠实地记录了舞蹈的表现内容、表演技巧、舞姿、舞态、服饰、道具等,为后人研究唐代乐舞提供了翔实资料。

关键词:唐代;乐舞;乐舞诗;意义

一、唐代乐舞诗的繁荣景象

在我国古代史上,唐代是一个流光溢彩的时代,尤其是在乐舞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成为除周、汉外中国乐舞史上第三个集大成的时代。它上承周、汉传统,近取魏晋南北朝各族乐舞大交流、大融合的丰富滋养,广采国内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乐舞,博收世界各国特别是西域及周边邻国乐舞文化的精华,在如此深厚广博的基础上创造了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大唐乐舞文化。

乐舞的繁荣与唐代文学的昌盛密不可分。唐朝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与域外交往频繁,统治者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儒释道三教兼容并存,各种文化艺术都有它生根繁茂的土壤,特别是诗歌和乐舞更是姿彩灿然。在乐舞方面,乐舞艺术与诗歌创作一样空前繁荣,宫廷乐舞、边塞乐舞、游宴乐舞、西域乐舞等盛极一时,成为唐文化的标志性载体。以乐舞文化为歌咏对象,描写乐舞艺人、乐舞表演的诗作异彩纷呈,蔚为壮观,成为大唐乐舞的诗化咏叹。从美妙动听的乐舞到婀娜优美的舞蹈,经过诗人惟妙惟肖的渲染和细腻传神的刻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大唐乐舞文化的繁荣和迷人风采。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与审美价值。无论是中原的传统乐舞,还是各族的乐舞,都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唐诗与乐舞水乳胶融,构成唐文坛的一道奇观。

唐代是舞蹈的王国,唐人胸襟阔大,视野广远,翻新出奇,一切社会现象和个人感受无不捕捉入乐舞。因而,听乐观舞的诗作大量涌现。根据《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的初步统计,唐代描写舞蹈的诗约有383首。乐舞创作队伍也相当庞大,上至皇帝妃子、贵族大臣、文豪名人,下至普通艺人,都以他们出色的才华和高超的领悟和技艺,把唐代乐舞编创得五彩缤纷,绚烂异常。式样之多,种类之全,分类之细,技艺之高,皆为历代所不能企及。集礼仪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宫廷部伎乐舞,技艺精湛的表演性舞蹈,娱人娱神的宗教舞蹈,繁盛的民间习俗舞蹈异彩纷呈,官伎、营伎、家伎广泛地活跃在宫廷典礼、宴饮交际、节日庆祝等社会活动中,他们辛勤的劳动及智慧的创造,把唐代乐舞推向了辉煌。 二、唐代乐舞诗繁荣的原因

历朝皇帝对乐舞的迷恋和倡导,必然引起人们对乐舞的广泛关注和兴趣,自然更易为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的文人士大夫接受和喜爱。从留存下来的大量乐舞诗可知,听乐观舞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宾朋好友聚饮时,甚至达到了无歌不成宴、无舞难尽欢的程度。人们或是趁酒兴表演或是观赏或二者兼之。许多脍炙人口的舞蹈就产生在集宴活动中,在这样的场合,艺术欣赏和娱乐享受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它激发出人们艺术创造力和艺术鉴赏力,使人们在生活的艺术艺术的生活中尽享人生,这种浪漫的社会生活造就出了酒令游戏舞蹈、侍宴舞蹈、宴饮自娱舞蹈等舞蹈形式。其中,侍宴舞蹈是当时表现性舞蹈的精品,大部分由官伎、营伎、家伎演出,技艺高超,引领时尚,在当时社会舞艺和时尚审美中起着"标向"的重要作用。

唐朝诗人将诗、歌、舞视为一体,对乐舞抱着一种积极推行的态度。当时诗人们以自己的诗作能被艺人们歌舞而自豪,艺人们也以能歌舞著名诗人的诗作而为荣。碧鸡漫志》中云:"前唐伶伎取当时名士诗句入歌曲,盖常俗也。"诗人与艺人的这种交感关系促进了诗歌与乐


舞的密切联系,也导致了乐舞诗的迅速繁荣。文人对乐舞艺人的品评会左右她们的声誉和收入。同时,乐舞艺人对文人的诗作的评价和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文人能否扬名。 三、唐代乐舞诗的类型

文人士大夫习惯于在观赏舞蹈后,用诗、赋描写舞蹈的姿容动态,抒发自己的审美感兴。事实上,他们所写的舞蹈诗歌是在一定的审美理想支配下,对舞蹈作品做出阐释与评价,在舞蹈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自然地起着"反馈"联系的中介作用,深刻地影响甚至规定了当时舞蹈的风格、内容、价值取向和审美定势。描写此类的乐舞诗句在《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中俯拾皆是。 (一)巫舞

宗教职能和审美功能浑然一体是巫舞的特点,对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所以,巫舞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但是唐代的巫舞与前代相比,神秘气氛逐渐淡薄,而美丽悦目的舞蹈色彩慢慢浓厚。例如: 蓪草头花椰叶裙,蒲葵树下舞蛮云。(王睿《迎神》 画弦素管声浅繁,花裙揪z步秋尘。(李贺《神弦曲》

以上诗句主要描述了女巫穿着漂亮的衣裙,头上戴着花,随着乐声踩着碎步慢慢起舞。由此看出其祭祀功能减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e5432e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