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生物学特性

2023-01-13 11:25: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瓜的生物学特性》,欢迎阅读!
生物学,黄瓜,特性



黄瓜的生物学特性

黄瓜属喜温作物。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生长适温为1832℃。黄瓜对土壤水分条件的要求较严格。生长期间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但根系不耐缺氧,也不耐土壤营养的高浓度。土壤pH值以5.57.2为宜。黄瓜可四季栽培。冬春栽培时多用育苗种植。多用支架栽培,不搭架的称地黄瓜。生长期长,肥量大,中国概以基肥为主,并在生长期间多次追肥。少雨地区适量浇水,多雨地区注意排水防涝。采收分次进行。嫩果一般在雌花开后715天采收。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疫病、角斑病和炭疽病等。主要害虫有:棉蚜、红蜘蛛、温室粉虱、侧多食趺线螨、黄守瓜和种蝇等。黄瓜属常异交作物,应隔离采种。嫩果作蔬菜食用。果肉可生食。所含蛋白酶有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实可酸渍或酱渍。 1.根

黄瓜的根由主根、侧根、须根、不定根组成。黄瓜属浅根系,通常主根向地伸长,可延伸到1米深的土层中,但主要集中在30厘米的土层。主很上分生的侧根向四周水平伸展,伸展的宽度可达2米左右, 但主要集中于半径3040厘米的范围内,深度为610厘米,黄瓜的上胚轴培土之后可分生不定根。 黄瓜根系好气性较强,抗旱力、吸肥力都比较弱,故在栽培中要求定植要浅,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并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注意灌水。

黄瓜根系的形成层(维管束鞘)易老化,并且发生得早而快。所以幼苗期不宜过长,10天的苗龄,不带土也可成活,3050天的苗龄带土坨、纸袋不伤根,也能成活,如根系老化后或断根,很难生出新根。所以在育苗时,苗龄不宜过长。定植时,要防止根系老化和断根,保全根系。 2.茎

茎蔓性,中空,4棱或5棱,生有刚毛。56节后开始伸长,不能直立生长。3片真叶展开后,每一叶腋均产生卷须。茎的长度取决于类型、品种和栽培条件。早熟的春黄瓜类型茎较短,一般茎长1.53米;中、晚熟的半夏黄瓜和秋黄瓜类型茎较长,可长达5米以上。茎的粗细、颜色深浅和刚毛强度是植株长势强弱和产量高低的标志之一。茎蔓细弱、刚毛不发达,很难获得高产;茎蔓过分粗壮,属于营养过旺,会影响生育。一般茎粗0.61.2厘米,节间长59厘米为宜。 3.

黄瓜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子叶贮藏和制造的养分是秧苗早期主要营养来源。子叶大小、形状、颜色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在发芽期可以用于叶来诊断苗床的温、光、水、气、肥等条件是否适宜。真叶为单叶互生,5角形,长有刺毛,叶缘有缺刻,叶面积较大,一般200500平方厘米。

黄瓜之所以不抗旱,不仅因为根浅,而且也和叶面积大,蒸腾系数高有密切关系。就一片叶而言,未展开时呼吸作用旺盛,光合成酶的活性弱。从叶片展开起净同化率逐渐增加,展开约10天后发展到叶面积最大的壮龄叶,净同化率最高,呼吸作用最低。壮龄叶是光合作用的中心叶,应格外用心加以保护。叶片达到壮龄以后净同化率逐渐减少,直到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不够呼吸消耗,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应及时摘除,以减轻壮龄叶的负担。叶的形状、大小、厚薄、颜色、缺刻深浅、刺毛强度和叶柄长短,因品种和环境条件的差异而不同。生产上可以用叶的形态表现来诊断植株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否适宜,以指导生产。 4.




黄瓜基本上是雌雄同株异花,偶尔也出现两性花。黄瓜为虫媒花,依靠昆虫传粉受精,品种间自然杂交率高达5376%。因此在留种时,不同品种之间应自然隔离45公里。花萼绿色有刺毛,花冠为黄色,花萼与花冠均为钟状、5裂。雌花为合生雌蕊,在子房下位,一般有3个心室,也有45个心室,侧膜胎座,花柱短,柱头3裂。黄爪花着生于叶腋,一般雄花比雌花出现早。雌花着身节位的高低,即出现早晚,是鉴别熟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品种有差异,与外界条件也有密切关系。 5.果实

黄瓜的果实为假果,是子房下陷于花托之中,由于房与花托合并形成的。果面平滑或有棱、瘤、刺。果形为筒形至长棒状。黄瓜的食用产品器官是嫩瓜,通常开花后 818天达到商品成熟,时间长短由环境条件决定。黄瓜可以不经过授粉受精而结果,称为单性结实,但授粉能提高结实率和促进果实发育。所以在阴雨季节和保护地栽培时,人工授粉可以提高产量。 6.种子

黄瓜种子扁平,呈长椭圆形,黄白色。种子着生在种子腔旁侧胎座上。近果顶的种子发育早、成熟快,近果柄的则较迟。长果形品种的瓜仅近果顶的13部分才有饱满的种子,其余大部分都因授粉不良或发育不好而空瘪。而短果形品种,种子大多都能在瓜内发育成熟,因而种子量较多。按照胎座数目来说,一条瓜的种子应在500粒以上。而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一般为100300粒,少的仅数十粒。种子寿命25年。黄瓜种子千粒重1642克,种子寿命25年不等,因贮藏条件而异,干燥时贮藏10年仍有发芽力。生产上采用12年的种子。

黄瓜新、陈种子的鉴别方法:新的黄瓜种子表皮有光泽。乳白色或白色,种仁含油份、有香味,尖端的毛刺(即种子与胎座连接处)较尖,将手插入种子袋内,抽出手时手上往往挂有种子。陈旧黄瓜种子,表皮无光泽。常有黄斑,顶端的毛刺钝而脆,用手插入种子袋再抽出手时种子往往不挂在手上。

以上鉴别只是从感官上检验比较,最有把握的方法是做种子发芽试验。对外购的种子,为了作到心中有数,播种前,最好先做种子发芽试验。 种子成熟度对种子发芽有很大关系。由雌花授粉至种瓜采收需要3540天,秋冬冷凉季节还要长些。新采收的种子约有2个月左右的休眠期,所以新籽立即播种往往出苗慢且不齐。尤其是高温下完熟的种子,这种趋势更强。因此,播种时以隔年的种子最好,出苗早且整齐一致。

黄瓜种子的发芽温度为1540℃,最适温度为2535℃。浸水膨胀后的种子可以经受-8℃的低温长达9天而不失去发芽能力。发芽的种子还能忍耐较高的温度。有人将发芽种子在4045℃下放置318小时,却收到了开花提前和产量提高的效果。干籽的耐热性更强,例如将干籽经50℃处理3天,80℃处理1天,可以防治黄瓜病毒病。

黄瓜在开花受精后,种子渐渐发育,种子的发芽能力不断增加,在完熟时已具有充分的发芽能力。但是刚刚采下的新鲜的黄瓜种子,一般有数周的轻度休眠,或称弱发芽状态,立即播种往往造成发芽慢,发芽不齐。因此,一般要等种子渡过休眠期后再播种,或用上年的种子播种。 (yuan)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e5ee504cc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