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生平是怎样

2022-12-17 23:1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昌龄生平是怎样》,欢迎阅读!
王昌龄,生平,怎样

王昌龄生平是怎样

王昌龄作为我国著名的诗人,写下许许多多著名的诗篇,流传后世。王昌龄在七言绝句的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被人们称为“七绝圣手”。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王昌龄生平是怎样,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昌龄生平是怎样

盛唐著名的爱国诗人王昌龄,一生浮沉官场,郁郁不得志,终于安史之乱中与世长辞。他一生清廉自守,光明磊落,虽于政治领域没多大建树,却难得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在他有生之年,创作了大量反映边关将士保家卫国、思念故乡的边塞诗作,其中尤以七绝见长,因而王昌龄在唐代诗坛上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生前所创作的伟大诗篇,也广为流传,为后人所铭记。

少年时期的王昌龄家境贫寒,是一位苦读考上进士的寒门学子,在潜规则横行的中国封建社会,朝中无人的王昌龄,其仕途之坎坷,可想而知。直到而立之年,王昌龄才得以跻身官场。初时只得出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又中凭借其出众的才学升任博学宏辞,之后又辗转改任汜水县尉,然而很快因事遭到帝王贬斥,于是不得已迁任江宁丞,度过了一段孤独寂寥的岁月。

在这期间,王昌龄从未改变其光明磊落的品格操守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除了饱览江南的风景名胜之外,还十分热衷于诗词创作。据史书记载,王昌龄与盛唐时代数之不尽的诗坛名家都私交甚好,其中,与李白、孟浩然、岑参等大诗人的来往尤其频繁。岑参曾手书《送王大昌龄赴江宁》一诗,赠与王昌龄,以表达二人深厚的友情,一度被传为佳话。王昌龄的诗文笔细腻生动,意境大气悠远,既有以壮写悲的边塞之作,又有哀婉幽怨的深宫寄语,可以说在盛唐的历史上,他是一位别具的家国情怀的诗人。 王昌龄代表作有哪些

王昌龄代表作有很多,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从军行》和《塞下曲》。《从军行》有很多首,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第一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这一首七言绝句当中的千古名句,受到了后世的推崇与赞扬。

《从军行》这首绝句是年轻时的王昌龄所写下的,表达了王昌龄想要投笔从戎,去到沙场上面杀敌立功,从而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与抱负。你也正是因为王昌龄所写下的《从军行》,使得很多的爱国男儿纷纷赶往战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塞下曲》之所以能够成为王昌龄代表作,不仅仅是因为《塞下曲》当中所使用的词语与手法非常的绝妙,更是因为《塞下曲》当中所表达的感情,容易使人产生共鸣。

《塞下曲》是中老年时期的王昌龄所写下的,在《塞下曲》当中,多描绘战场的残酷,以及战争给士兵的家人所带来的种种痛苦。主要是表达了王昌龄的非战思想,让人们可以尽早的化干戈为玉帛,避免战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伤害。由此可以看出,王昌龄不仅仅拥有才能,更拥有一颗博爱之心。 王昌龄怎么死的

王昌龄出生于公元690年,字少伯,是山西太原人士。王昌龄时盛唐时期一名极富盛名的边塞诗人,在王昌龄所写的诗篇当中,边塞诗的数量最多,并且王昌龄所写下的七绝边塞诗得到了很多大文豪的认同,被称为“七绝圣手”而清朝的沈德潜更是将王昌龄与诗仙李白并列,认为王昌龄和李白在七绝诗上的造诣无人可比。但是,年仅六十六岁的王昌龄却早早离世。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王昌龄由于身怀才能,受到了唐朝统治者的重视与信任,从而在官场之上有一席之地。在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被贬的王昌龄只能回老家。

王昌龄在公元756年,在经过亳州时,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那么,亳州刺史闾丘晓为什么要杀害王昌龄呢?历史资料当中作出了解释。那就是亳州刺史闾丘晓一位嫉妒王昌龄的才能,害怕王昌龄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展示才华,威胁到自己的官职,从而将王昌龄杀害,从这可知王昌龄怎么死的。

王昌龄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这一件事情公诸于世之后,引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e638efeba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