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理论基础

2023-01-28 18:4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格化管理理论基础》,欢迎阅读!
管理理论,网格,基础

-------------精选文档-----------------

网格化管理理论基础

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系统控制论、协同理论、城市信息化管理理论以及空间信息网格理论等。 1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包含以下基本内容: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治道变革,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重视效率追求;改造公务员制度;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内容对城市网格化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网格化管理机制优化研究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 2 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和建立了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与公共利益,更加适合现代公共社会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它为政府职能由政府管理到政府治理再到政府善治最后到政府服务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3 系统控制论

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系统,研究各个部分应如何组织,以便实现稳定和有目的的运动。控制论的基本要素包括:控制、系统、信息、输入、输出、反馈。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工程,控制论的系统思想为城市网格化管理总体架构分析提供了理论思路。以闭环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控制论理论为包含有监督反馈机制模块的城市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 4 协同理论

协同论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主要是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协同论是在研究事物从旧结构转变为新结构的机理的共同规律上形成和发展的,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类比对从无序到有序的现象建立一整套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并推广到广泛的领域。协同是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优越性发挥的根本途径。

5 城市信息化管理理论

城市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对城市进行综合管理,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即对城市管理对象的地域特征、形象特征、属性特征进行数字化,并将这些数字化后的特征数据,采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存储、传输、整合、分析,最终以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形式输出,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质量和管理水平,维护和拓展城市综合功能的整个过程。 作者:金鹏信息网格化软件



可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ec176e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