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2022-07-22 06:2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欢迎阅读!
小学生,养成,进行,如何,教育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教育未来公民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是整个教育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德育方面,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是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它应与品社课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四个方面有机结合,使这些教育围绕养成教育目标,优化教育方法,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养成教育与品社课教学相结合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由知到行形成正确的行为品德,需从道德认知出发。品社课是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和行为动机的重要阵地。要把握的目标,结合的要求,通过的范例,从知道一个故事、悟出一个道理、练就一个行为,让学生从原有道德行为基础出发,经过练习,逐渐发展而产生新的认知水平,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学中要充分注重情感渗透,激发动机,创设情境,通过小品表演、讲故事、谈话等形式,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从道理上懂得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为什么这样做,并从情感上产生道德行为的意向,萌发正确行为的动机。在指导学生行为的教育过程中,应注重的结合、的融洽,不断诱导学生良好的行为动机。同时,要注意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参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在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生活劳动习惯方面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在生活实践中巩固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上做好公民。



二、养成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养成教育应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因而,有必要将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将中华传统美德赋予新的生命力,使学生在学习传统美德、吸收精华养料、提高认知水平的过程中内化为信心和活力。优秀道德文化一旦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就能比较好地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根据学生在儿童、青少年阶段的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和社会主义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这种教育还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既陶冶情操又开阔视野。如用《东方小故事》中活生生的形象向学生宣传中华美德故事,对学生有很强的影响力;《新三字经》融古今美德典范,以琅琅上口的三字经为歌,将人们的社会生活规范化,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性。同样,要将中华传统美德渗透于学科教育之中,直接作为课文中心思想,以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塑造人格,指导学生言行。



三、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主要素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此,学校要把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善于交往,学会对他人的感情表示尊重和理解,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生




活,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会愉快地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现在,学龄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接受保姆式的教育,弱化了他们的生存意识,缺乏自信心,学校要充分重视、加强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学生个性心理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四、养成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学校教育必须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指导进行家庭教育科学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学校可采用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同步。如针对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举办家长学校系列讲座,针对某些家庭偏重学生智力、忽视生活能力的锻炼等问题,侧重向家长进行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方法的指导等,引导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总之,培养学生,使之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浩繁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ed8bade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