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名师的画竹写意

2022-09-13 16:1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海派名师的画竹写意》,欢迎阅读!
海派,写意,名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海派名师的画竹写意

作者:朱浩云

来源:《检察风云》2017年第19

众所周知,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有地上茎和地下茎,竹杆常为圆筒形。竹的特点是, 高大、生长快、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是一种坚强的植物,有君子之称,一生中仅开一次花。竹子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

中国也是产竹大国。古往今来,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着极其不一般的含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毕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正因如此,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常赞美竹、咏竹、画竹、写竹,它们有着虚心亮节、潇洒挺拔的君子风度,世人常用竹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以竹的品质为自己品格的发展方向。像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清郑板桥写下了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提起海上名家竹类画作,我就想起嘉德拍卖场上曾经露面的张大千和弟子叶名佩1947合作的《子猷看竹》立轴。叶名佩是经李秋君介绍于1946年拜张大千为师的。当时张大千在中国画坛可谓如日中天,能入大风堂学画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叶名佩是学古琴的,但在大千的传授下画艺大进。1947年张大千在上海隆重举办了画展,在展出的作品中,有一件张大千与叶名佩合作的《子猷看竹》。

历史上,子猷爱竹,是传世佳话。子猷,即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公子王徽之。子猷一生,不贪官,不爱财,可对竹子却爱得如痴如狂。师徒选择这一题材,恐怕有意无意将画中人物与自己的性情联系起来,传达出内心的感受。创作中,张大千画子猷,叶名佩画工笔竹子,画中竹子挺拔秀丽,正如秀雅娟洁,清丽沉静的叶名佩(古琴传承人)一般。竹下高士背手而立,气质非凡,笔调轻快,疏放灵秀,清逸雅洁,为大千笔下的典型的高士形象。此图工写结合,二人合作十分默契。作品展出后,这张画作受到极大关注,先后被复订27次,可见《子猷看竹》受欢迎的程度。之后,20世纪50年代乃至80年代,张大千也画过子猷看竹或是竹子配高士题材的作品。此外,张大千与吴子深、叶恭绰等也多有合作,基本都是吴子深、叶恭绰画竹,张大千画人物或是补景。

实际上,张大千对画竹研究极深,他曾说过:竹法有双勾写意两种,双勾那就是用线条勾成轮廓,然后再填色,这是工笔画竹,必要充分了解竹的生长状态和结构,一笔不得苟且,这种可以叫作画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fca2dc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