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初步探讨

2022-12-11 04:2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初步探讨》,欢迎阅读!
产业发展,初步,探讨,智慧,城市



关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初步探讨

发展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内涵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设智慧城市是经济增长倍增器和发展方式的转换器



标签: 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信息化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城市产业链

智慧城市相关产业涉及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的技术支撑、基础设施、服务运行等各个环节,从技术层面来看,主要包括:网络、计算、存储等信息基础设施;感知、采集、终端等设备及软件;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等系统软件;数据处理、共性支撑服务与应用服务等软件;行业智慧应用平台与系统;系统集成平台等。



智慧城市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对推动城市范围内人类生产、生活和城市管理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将带动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同时,有力促进制造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转型发展,以更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特点。



我国还处于智慧城市建设的起步阶段,虽然部分城市和地区启动了本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工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距离智慧城市的实际运行并发挥综合效益还存在一定距离。目前,我国在智慧城市相关技术领域已经具备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相关技术成果也较为成熟,然而,缺乏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和技术整合集成的综合平台是制约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大瓶颈。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成为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地球空间信息和软件设计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的巨大技术需求的牵引,带动相关技术水平




的提升,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以智慧城市综合平台为中心辐射的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银行、智慧电网、智慧政府、智慧学校、智慧环保、智慧建筑等应用领域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制造业为例,通过智慧手段促进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产业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推动其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和智慧型制造的转变。在企业产品研发、过程控制、市场营销及售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大幅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协同化和智能化。



以农业为例,精准农业概念的提出和实际应用是智慧农业建设的一大体现。通过地球空间信息获取、自动化控制、实施环境监测等高新技术的集成融合,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模式,争取有限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相对节省的资源消耗和人力、物力投入,获取更高的作物产量,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以现代服务业为例,可以利用智慧手段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拓宽行业服务内容、提升产业聚集水平、强化辐射能力。通过建立电子商务、交通、物流、气象等跨行业的信息综合共享平台,降低现代服务业的运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形成经营方式灵活化、服务品种多样化、服务形式特色化、服务质量精细化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贡献力量。



三、智慧城市的建设

智慧城市的建设包括了6种基本的内容,具体包括云计算数据中心、基础通信、终端、应用系统、物联网以及业务支撑平台。



1)云计算数据中心。是承载智慧化应用,构成各种支撑能力的核心基础设施。一方面承载各种物联网、三网融合等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承载用户行为数据,构成智慧化应用的核心能力。



2)基础通信网络。包括宽带接入、承载以及传输等有线宽带网络,3G窝通信网络以及无线Wi-Fi全覆盖。



3)终端。包括各种终端(如PC,电视,电话,各种瘦终端,物联网终端等)



4)业务支撑平台。支撑各种智慧化应用的业务,包括订单管理,用户管理,服务管理以及各种基本能力支撑,如数据库,基本的管理应用系统等。



5)物联网。物联网传输、汇聚以及物联网信息采集、存储、预处理等系統。






6)典型应用系统。主要是包括各种应用系统(如管理应用,一卡通应用,智能物流,监控应用,三网融合应用等)



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核心、以物联网为触角,以Wi-Fi3G无线全覆盖,宽带通信为高速信息通道,构建智慧城区。



四、结束语

智慧城市既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又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表现,是人类应对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资源日益短缺等问题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这些问题的缓解或解决提供了科学手段,也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对于我国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应对城市化发展新挑战、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德仁.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J].中国建设信息,201123.

[2]王辉.智慧城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杨红艳.“智慧城市的建设策略:对全球优秀实践的分析与思考[J].电子政务,2012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fe48c7dac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