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舞教学反思

2022-09-29 19:0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节日舞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反思,节日,教学

2课时

教学内容:钢琴独奏《节日舞》 合唱《山童》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感受童年美好的意境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和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旋律的不同 教学用具:钢琴、教学光碟、合唱视频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强调坐姿和纪律 二、欣赏《节日舞》 1导入:设问:我们国家有诸多大大小小的节日,你们的节日是什么?(六一儿童节)

这节课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回味这快乐的节日 2、聆听《节日舞》全曲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肢体语言,随音乐表现,体验音乐的舞蹈特点 3、简单的随琴模唱主题旋律 4、再听全曲,要求随乐曲哼唱主题, 5、主题在乐曲中多次出现,听到每次出现有不同时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三、聆听合唱《山童》 1、导入: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在生活上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独特而快乐的童年。 2、初听全曲: 思考: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2)歌曲的速度(3)歌曲的情绪 3、复听:(分段欣赏)播放第一部分录音 第一部分是齐唱与合唱交替出现的,情绪欢快活泼 4、播放第二部分录音

它是合唱部分,在节奏以及演唱形式上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 5、播放第三部分录音让学生说出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它与第几部分相似?为什么?

(合唱、它有第一部分的衬词演唱部分) 6、再次聆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四、小结: 1、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好听的合唱歌曲《山童》,他通过简单的语言叙述了山区儿童那美好的童年生活的情景。这首合唱歌曲,也是许许多多的合唱队最爱演唱的一首声

乐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欣赏 由其他童声合唱队演唱的这首《山童》 2、合唱视频欣赏

五、下课:师生再见篇二:第5课童心 音乐备课 音乐备课 篇四:2014年人音版四年级上教案() 四年级上音乐教案


青川中心校

张章 教学目标: 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镬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造活动的分置,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保持对音乐的兴趣。 ∮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能自信地、

表情地瘸唱,乐于参与参与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台作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音乐有极大兴趣,正是学习音乐知识,培养音乐素养的好时机,学生对演唱有着很大的积极性,对于聆听欣赏曲目,也能积极倾听,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懂

得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对于合唱声部和竖笛吹奏,班级有小部分可以演奏并配合。 因此利用好课上的40分钟,能尽我所能,教给学生们知识,带给他们欢乐是我最大的目

标。 20141015

篇五:节日里的歌反思 节日里的歌教学实践与教后反思 节日是愉快的,这堂音乐课也是愉快的。音乐课不是节日,但这节音乐课给学生的享受

却胜过节日。这是我对这节课的直觉。 首先,我还是简要介绍以下教材的设计意图及目的要求。虽然,本课例的内容涉及到了多个领域:感受与鉴赏(欣赏节日里的歌)表现(演唱节日歌曲、创造(策划节日歌单)但是,我在编写教案时把本单元主要还是定位为“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中关于“音乐与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试图从节日这一特定的人类社会生活喜庆场面的角度,激发学生用音乐、用歌声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对音乐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有较深刻、具体形象的认识。 在教科书上,本单元设计安排了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歌声中的祝福”我们选编了适合在各种节日里演唱的三首歌曲:《大家来唱歌》《祝愿歌》《友谊地久天长》。第二部分内容为“节日里的歌”教材呈现了5首歌曲的曲名和主旋律,让学生聆听,说出各自在什么节日演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国庆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师节)《烛光里的妈妈》(母亲节)《夕阳红》(重阳节《装扮蓝色的地球》(国际环境保护日) 我们给本单元拟订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懂得音乐是节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对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针对不同的节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内容与风格的音乐,并为节日设计节目单或歌单;能够自信地表演,并用

歌声表达自己爱国爱家爱自然、尊师敬老重友谊等真挚的情感。 我们的教学设计建议是: 首先,第一课时“歌声中的祝福”这个板块,不能孤立地教唱歌曲,应把唱歌与表演有机结合在一起,演唱和表演形式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与曲调的特点充分发表意见,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大胆表现,同时就这三首歌曲适合在什么样的节日演唱进行讨论。 其次,第二课时“节日里的歌”则应采用欣赏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教学,且不要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在教学中要注意三点: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赏歌曲,如为什么歌曲适合某个节日演唱,歌曲的内容及旋律有何特点,演唱者欲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等;二、可否考虑让学生在听赏歌曲的同时进行即兴表演;三、既可从分析歌曲的特点入手,也可从分


析节日的特点出发,来启发学生思考歌曲适合在什么节日演唱或节日适合演唱什么歌曲;四、可考虑将本课时的内容由“节日里的歌”延伸至“节日里的音乐、舞蹈、诗、画”,以丰富教

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第三,为即将到来的节日,或选择为某个节日准备一份歌单,鼓励学生积极地去寻找音

乐、检索音乐、研究音乐 第四,本单元的内容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结合每个节日

的主题进行,但这种教育必须融合在音乐艺术之中。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去看冯老师为我们奉上的这节课,可以说,它不仅完全实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所拟订的教学目标,而且在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中处处闪耀着执教者自己的创造火花。比如,将本节课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小板块:我们的节日、节日里的歌、歌声里的祝福、

节日献歌,很有创意。这四个板块相互联系、层层 递进,逻辑性强,一步一步将教学推向高潮。又如,执教者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把第一课时的《祝愿歌》调到第二课时,更好地充实了这节课的内容与教学形式,也使上述四个板块更具完整性和连续性。在“节日里的歌”这一板块里,把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当兵的人》组合进来,同样充实了教学内容。再比如,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延伸,把节日歌曲分为两大类型,在“我们的节日”板块融进了节日文化的内容,在演唱《祝愿歌》时进行即兴创作填词等等。 冯老师这节课很成功,特别是在教材使用方面。这节课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教材是教学的一种媒介,我们倡导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fed8787312b3169a551a4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