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对比

2023-02-18 13:2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对比》,欢迎阅读!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差异,对比,传统

一、题目: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对比 二、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是什么? 三、简要思路提纲:

选题方向: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

提出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是什么? 事例:关于木兰从军这一历史事实的不同理解

思路:分别陈述,对比差异,凸显优势,梳理总结。 1、传统社会历史观是怎样的? 2、历史唯物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一历史事实?

实证主义历史观:因为“爹爹年衰迈,木兰无长兄”,所以她不得不替父从军。 唯心主义历史观:木兰的赤子之心以及勇敢的性格使她选择保家卫国。 历史唯物主义:战乱的时代背景,爹衰迈弟年幼的客观条件以及木兰的英雄气概

共同造就了“替父从军美名扬”

4、小结 四、正文:

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传统社会历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随后以这三种历史观对木兰从军这一历史事实的不同理解为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总结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

传统的历史观主要包括实证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两种。“实证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是僵死的经验事实的汇集,是脱离社会意识的‘存在’;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是脱离社会存在的‘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历史”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历史”作为解释原则,代表着历史视野、历史方法以及历史感。“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从历史视野出发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社会的人的生活过程,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应用“社会总体”的观点,研究社会的整体。社会总体的方法,也称社会总体性方法。它的出发点是实践——社会关系的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社会是一个各要素普遍联系的整体,实践体系与社会关系体系结成“社会总体”社会总体、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中的个体与局部。因而必须以社会总体为出发点,透视个体与局部的矛盾、问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历史观的总结非常到位。“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对木兰从军这一历史事实,应用这三种不同的历史观就会有三种可能的解释:

实证主义历史观:因为“昨夜见军帖,边关军情急”,所以有了“军书十二卷,催我爹爹出征去”。因为“爹爹年衰迈,木兰无长兄”,所以才有了“替父从军走边关”以及后来的“木兰从军美名扬”。实证主义历史观是“各种经验事实的搜集整理,强调因果联系”,总是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达

唯心主义历史观: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


来培养。木兰十多岁时,他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也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木兰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塑造了她良好的体魄和坚毅的品格,这为她日后从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花木兰的赤子之心,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使她做出了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必然选择。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各种观念意识和心理形成观念链条和心理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总体出发,对花木兰的个人命运进行多重解剖。首先考虑当时大的背景。“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边关战事紧急,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其次考虑花木兰家里的情况。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难耐北风寒”,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尚小,而木兰又无长兄,这样“谁人去征战”的问题就出现了。接着考虑花木兰自身的条件。去边关打仗,对于男人来说都是很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既要隐瞒女儿身,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幸运的是木兰从小习武,并主动阅读兵书,因而身体素质很好并且有勇有谋,这就为她替父从军并最终凯旋奠定了基础。时代背景、社会生活、家庭条件、个人经历、个人性情,等等所有的因素混合在一起,成就了花木兰的传奇。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总体性,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社会总体等于社会有机体,等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社会总体包含三个层面、三个领域,分别是文化的实践——社会关系(精神活动与精神关系)政治的实践——社会关系(政治活动与政治关系)和经济的实践——社会关系(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会从这三个维度全面深入剖析问题。而其他二者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片面性,割裂整体,将问题抽象化。这就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成强烈的反差。

简而言之,总体全面与抽象片面,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郗戈:3. 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性方法(作者:郗戈).ppt 2、百度百科 花木兰 http://baike.baidu.com/view/4025.htm 3《德意志意识形态》选段,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ffa5bf6910ef12d2af9e78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