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破阵子》《相见欢》比较阅读及答案

2023-02-14 17:0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煜《破阵子》《相见欢》比较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
李煜,相见欢,阵子,答案,比较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56题。(5)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①烟萝:形容花木繁茂,蓊郁如云烟。②沈腰:出自《南史·沈约传》,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③潘鬓:出自潘岳《秋兴赋序》,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钓。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诵读《破阵子》上阕“几曾识干戈”一句时,你会重读哪个词?请说说你的理由。(2) 6.有人说,李后主这首《破阵子》是对《相见欢》中“别是一般滋味”的绝佳注解。你认同这一说法吗?请简要说明。(3) 答案:

5.示例一:重读“几曾”,意为“哪曾”,反问语气,强调国破时的意外与悔恨。 示例二:重读“识”,认清,此处含“经历”意,强化国破时的悲情。

示例三:重读“干戈”,代指武器,此处指战争,强调战争来袭,国破家亡的伤痛。

6.示例一:认同,《相见欢》为后主降宋后囚居所作,其中“别是一般滋味”饱含亡国后的种种愁苦与伤痛之请。这首《破阵子》上阕写故国曾经的繁华欣荣,与此后的悲惨情景形成鲜明对比,交代了“别是一般滋 味”产生的缘由。下阕描写了国破家亡的凄凉景象,是“别是一般滋味”的形象化诠释。

示例二:认同。《破阵子》上阕写了曾经的繁华,下阕写了国破惨象,两相对比,更传达了复杂难言的情感,呼应了《相见欢》里“别是一般滋味”所包含的情感。

示例三:不认同,《破阵子》上阕描写华之联,饱含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下阙描写国破家亡时的凄凉景象,充满亡国的伤痛。而《相见欢》全词借景打情,表现词人孤独愁苦的情绪两首词所表达的情感并不完全一致,故注解一说难成立。

示例四:不认问,《破阵子》裴达的情路侧于广之前、离别之悲,《相见里表达的请感更复杂,既有亡国之痛、离别之悲,又有故围之思、幽因之哀、孤寂之答,无言之痛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029cc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