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2-12-27 01:0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
苏轼,梨花,赏析,答案,阅读

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参考译文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 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

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 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的透彻与清明。 相关试题一: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4、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2、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3、淡白、清明, 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

4、“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5①“惆怅”(1分)。②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2分)。 相关试题二

⑴从诗中“柳深青”、“柳絮飞”可以看出,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3分)

⑵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请结合诗内容对此谈谈你的看法。(5分)

3、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2分) 4.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⑴惆怅、伤感(3分)

⑵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5分) 3.2分)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4.2分)流露了作者内心的惆怅,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的思想感情。 5诗人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3分)


相关试题三

(6)“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3分) (7) 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8)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5 ①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意思对即可。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答到这一点的给1分。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答到这一点的给2分。只摘抄“人生看得几清明”而分析的,得1分。)

6、(3分)(1)色彩深浅组合,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对比,动态描写)(言之成理即可) 7、(3分)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答到这一点的给1分。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答到这一点的给2分。 或者以梨花自咏,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意思对即可)

8)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意思对即可。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答到这一点的给1分。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答到这一点的给2分。只摘抄“人生看得几清明”而分析的,得1分。)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1)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相关试题四

1.明人郎瑛认为“既云‘梨花淡白’,又云‘一株雪’,重言相犯”,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惆怅东栏一株雪”中“惆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1)首句“梨花淡白”即在点题“东栏梨花”,“花满城”承“梨花淡白”而言,若首句改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指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2分)“桃花烂漫”的意境也与诗人想感叹的春光易逝主题相差甚远。(1分)

2)诗人惆怅的是春光易逝,人生短促。(2分)一、二句写梨花已盛开,柳叶已深青,柳絮纷飞之景,说明时至暮春,盛极而衰,春天已一去不返,含有伤春的惆怅之情。最后一句写如此盛景,人生难得看过几回,由梨花盛开感到人生的短促,由此感到无限感慨与惆怅。(2分) 赏析

《东栏梨花》为北宋诗人苏轼所做七言绝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苏轼这首《东栏梨花》不过是诗人无数伤春之作中的一声轻叹而已,但它蕴藏的深沉却高致独标,亦独步古今。全诗只有四句,却寓情于景、字字情语,经得住再三玩味。首句以梨花与柳叶的色彩对比,宕开一幅暮春时节的明艳画面。以“深”状“青”,又在明艳中恍然添出一抹黯色,暗示娇媚的春光正渐行渐远。二句递进一层意思,使首句的明媚瞬间转为烂漫,黯然也同时成了低徊的惋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0495477d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