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民族文化

2023-05-07 15:2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多元民族文化》,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多元

一、原始的采集文化

在人口稀少、生态环境良好的边疆民族地区,只要肯出力气采集野粮,即使不种庄稼也饿不死人。比如在中国云南的独龙江流域,直到20世纪初,当地的独龙人仍主要以采集野生植物为生,每年三分之二的生产劳动是用于采集野生植物。这些食物都是绝对的纯天然绿色食品。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逐步转向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种植业在当地的生产劳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独龙族的情况来看,采集文化大体经历了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早期盛行季节性集体采集生活,采集时间开始于每年的三四月份,由家族长或头人带队统一前往。出发前由村社头人、家族长或长老祈祷苍天惠赐食物,采集归来后平均分配所获的食物,即便是毫无所获者亦可分到一份。这是早期采集的社会活动和组织分配方式。采集的事物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食用需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为种植业农业生产的补充形式,原始的季节性集体采集活动,逐渐演变为季节性的一家一户的个体采集行为。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集活动已变为商品生产的活动,采集山中野菜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自食,而在于出售和交换。这些以往山中少数民族用来充饥的野生食物已变成城里人的美味山珍。 二、原始的狩猎文化

今昔对比,少数民族的狩猎方式已由往昔的集体狩猎为主,变为个人进行打猎为主。狩猎的工具也由传统的“弩弓毒箭”的木制工具,变为晚近才由外地输入的钢丝套、铁猫、尼龙绳套和兵器等多种工具并用;由传统的无节制地任意捕杀野生动物充饥、调味、变为有节制的行为,大部分少数民族知道当地的哪些动物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并自觉地遵守有关的禁猎规定。对国家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保护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

往昔的集体狩猎多在冬季的农闲时节进行。其一是因为农闲时节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其二是由于冬季山顶下大雪,便于跟踪动物的踪迹,而且被植被和树叶没有夏天茂密,便于发现猎物;其三是冬季山上积雪多,野生动物都往离人较近的低海拔、无积雪地区迁徙觅食,有捕猎的方便之处;其四是山林里的毒蛇进入冬眠期,对人类有侵害的旱蚂蝗、毒虫等亦进入“冬眠”,人身安全有了保障。

伴随着狩猎工具的改善,狩猎技能的提高,狩猎队伍的参加人数越来越少,最终发展成为个人而且往往带有娱乐性质的个人狩猎。往昔集体出猎时,队员们


各自携带狩猎器械、猎犬和食物进入山林中搜索,猎狗先发现野兽踪迹,沿其踪迹追咬,根据现场的地形,各人分工把守要道追撵,寻机捕杀猎物;而个人狩猎则多为守候待兽,主要是在野兽经常出没的路口设地箭、安铁猫、插竹签、挖陷坑、悬挂圈套等。总体上是由集体狩猎时的强攻为主演变为“暗算”为主。一些少数民族的适龄青年乐于打村寨附近各种小动物的主意,其乐也融融,却失去了求学的好时光。 三、传统的刀耕火种

早起民族社会学的史料记载少数民族传统的刀耕火种时,是这样描述的:“田无农器,故栽植法甚简陋,大抵平常栽植,不用锄耕,惟将树木茅草砍伐晒干,焚之成灰,散灰于地,厚约数寸,于是以竹锥地成孔,点种玉米。若种荞麦稗黍之类,则只播种于地,用竹帚扫匀,听其自生自灭。名为刀耕火种,然无不成熟。今年种此地,明年种彼地,将住屋前后左右之土地轮流种完,则将住屋弃而之他,另觅新地栽种,田地既一度栽种,则地力已竭,势非休息十年或八年,俟草木再行畅茂后,可以砍伐燃烧成灰时,即不能再种也。”这便是民国年间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传统的刀耕火种的基本情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2adb9ff6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