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要点梳理

2022-03-22 15:1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要点梳理》,欢迎阅读!
下册,梳理,要点,单元,语文

第三单元

《匆匆》课文知识点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还有《绿》《背影》 2.文章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4.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5.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自然界中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些景象,表明大自然景物

的交替更迭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设问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八千多子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滴,生动形象地说明日子是多么的渺小,消逝得是那么迅速,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日子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子在伸手遮挽时、躺在床上时、睁开眼睛时,“从遮挽的手边过去”“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又溜走了一日”“我”眼睁睁看着时间“去得匆匆”,却无法挽留,心中充满无限的惋惜与无奈。

⑤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⑥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这一问句,反省自己过去的日子,警醒自己不能虚度年华,要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才不会枉活- -世。


《那个星期天》 1.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散文、随笔《病隙碎笔》《我与地坛》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 2.课文主题归纳:

本文记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却未能如愿的经历,记录了“我”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至彻底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我”细腻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 3.说说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万分期待、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耐心、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焦急万分,直到最后等待结束、期盼落空的过程。

4.《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的情感抒发都真切、自然。 不同点:《匆匆》运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用诗意的语言将抽象的事物表现出来,既表达了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又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那个星期天》从孩童的视角观察世界,所描写的行为举止均充满浓浓的孩童气息。这稚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作者看似随意而絮叨的语言表达出来后,更能够让人深受感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a2f006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