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师和学生成为好朋友

2023-10-05 03:3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老师和学生成为好朋友》,欢迎阅读!
好朋友,老师,成为,学生

让老师与学生成为好朋友

老师和学生其角色的不同,导致看人,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角色的互换,可以为双方带来崭新的体验的同时,还可以在互相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认同意识,更能融洽双方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开启这把理解大门的钥匙。

1“师”换“生”位,了解“生情”,对症施教。

在现行教育中,老师抱怨学生不好教,家长抱怨孩子不好管。在诸多因素中,不排除施教者缺乏对学生心理的研究,缺少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的感受。老师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评价学生、挖苦学生、训斥学生,甚至体罚学生,将学生“赶出”课堂,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师生间的矛盾加剧,敌意加深,逆反心理加重,造成师生唱对台戏,顶着干的局面。

因此作为老师,在心灵深处经常换换位,假设一下如果自己遇到相同的问题,遇到相同态度的老师该如何对待就很容易改变原来的态度了,理解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学业负担重,家庭期望高,精神压力大的困境中。因此,只有换位,才能了解学生,懂得学生,才能改进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症”施教。

2“生”换“师”位,理解“师意”,不再独行。 很多学生在人际交流中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那么作为老师,平时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一旦师生间发生了冲突,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

其具体的做法有:教师可以利用班队会活动,设计一些“假如我是老师”“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遇到了顽皮生”等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当老师的艰辛。通过换位,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完成自我教育过程——自省、自悟、自觉形成自控能力,规范自身行为。从此,心中有老师,胸中有他人。

大家都知道“顽皮生”特别容易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因此要更好的与他们沟通。这里有一则学生被老师成功改造的例子。有一位老师刚接手一个班,有老师告诉他这个班有个出色的“顽皮大王”,每天都会做出令老师头痛、烦心的事。后来老师了解到,这个“顽皮大王”是家中独子,从小被父母宠坏了,他在家呼风唤雨,谁也拿他没办法。有一次午休他打打闹闹让别的同学不得安宁。问他为什么不守纪律,他说:“不知道。”老师说:“那明天由你来管班级午休纪律。


他原本以为我会训斥他,没想到会被重用。自从他管纪律以后,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整天吵吵闹闹的,自律性也加强了。从这件小事了解到,正是由于老师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同时,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对待具体事件,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因此,我们说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己。学生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同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ada0b9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