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然资源演讲稿三篇

2023-01-22 20:0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保护自然资源演讲稿三篇》,欢迎阅读!
自然资源,演讲稿,保护

保护自然资源演讲稿三篇



【导语】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资源,不要再破坏、浪费地球上的资源!还有许许多多的资源即将耗竭,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保护地球和资源,它给了我们太多太多,让我们一起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家园吧。 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他给予我们吃、我们穿,我们在地球母亲的怀抱中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变成了宠儿。然而,这个家园不堪一击,太容易破碎了,最近它正苟延残喘,马上就无力回天了。

水是万物资源,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可以让植物生长,可以让动物生存,可以让我们健康的成长,水真是多多益善!不幸的是,近几年来,水资源受到了迫害。 在学校里,经常会有水龙头坏掉,有些是应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时坏的,有些是应时间过长才坏的等。但水龙头坏掉是小事,浪费了水资源是大事。水龙头坏掉后便会一刻不停地漏水。若是一秒一滴,一天,甚至一月,会有多少水浪费掉,很难让人想象,更让人不可思议!所以我在此呼吁:请尽快修好水龙头,珍惜每滴清水!

浪费了水已是可耻的行为,污染了水就更可耻。科学技术像把双刃剑,虽然带给我们好处,但也同时但来坏处。每家工厂都会排放出污水。一来,这样污染水资源会使鱼类迅速灭绝,人类也会遭受灭顶之灾,最后会使整个地球毁灭。二来,我国水资源正面临危机,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不污染水资源,珍惜每滴清水。

不仅仅是水,其他资源也是一样。例如石油,它是不可再生能源,我们生活中的塑料、煤气等,哪个不是由石油提炼出来的。用完了它就等于从此没了它,这不就是人类自寻死路吗?虽然新的能源以诞生,可没有什么东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还是要靠我们去珍惜!

还有许许多多的资源即将耗竭,我们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不急,不慌,不痛心吗?子孙后代还等着享用呢,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保护地球和资源,它给了我们太多太多,我们要知恩图报,善莫大焉。让我们一起拉起手来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家园吧! 篇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资源,不要再破坏、浪费地球上的资源!

就拿我们身边的小事来说吧!有一次我们去xx学习。老师告诉我们了一件事:有一次,老师的一个学生觉得他妈妈给他倒的水太热了,就对老师说:老师,这水太热了。然后,他竟然把水倒了,然后对老师说:老师,给我倒一杯凉开水吧!老师讲到这儿,顿了一顿,又说:这可不光是水资源,这也是许多热量和许多母爱呀!

听了这个故事,我很羞愧,因为我想到了以前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吃野餐,我们把一些垃圾袋扔在那里便走了。这几天我才明白:垃圾袋也是一种资源,扔了可惜,而且垃圾袋是不会降解的,还会污染环境。这样,就会让许多植物死亡!

以后,我一定要珍惜资源,也告诉我的同学们、家长们:大家要珍惜资源,资源没了,就没有可替代的了。资源是有限的!大家不要破坏资源、浪费资源了! 篇三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地球是美丽的。可是,人们不节约用水,地球将会穿上枯黄干燥的沙漠大衣。 以前,长江清澈见底,人类在长江妈妈怀里长大。可人类竟然恩将仇报,生活垃圾、工厂污水······全都排入了江中,破坏了水源。黄河中黄沙滚滚,河水变得黄乎乎的,波浪翻滚起来,沙子冲上了岸,水源污染十分严重。黄河正在痛苦的咆哮着。想到这儿,我心里像堆了许多铁铅似的,难受极了。再想想身边的武南河,人们把生活垃圾乱扔进河里,在加上工厂污水、垃圾。本来,人们都喜欢的武南河,一下子河水变得乌黑,臭气冲天。人们掩鼻而过,说它很臭、很脏。可这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呀!现在政府让人清理了河水,禁止工厂排污水。武南河河水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夏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嬉戏,热了在亭子里坐坐,聊聊天,多舒适呀!多美好呀!

为了让大家学会节约用水,我来教大家几个节约用水的小常识吧!在抽水马桶的水箱里放一瓶水,一次下来就可以省下一瓶水呢!洗手、刷牙时不要开着水龙头;淘米水可以洗洗碗;洗衣服的水可以拖地;养鱼水可以浇花……

如果人类还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大家快快行动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bbe6c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