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的调研思考

2022-05-23 15: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年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的调研思考》,欢迎阅读!
流通,监测,调研,人民币,思考



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的调研思考

2.流通人民币明细指标:货币发行部门通过建立统计调查制度,经常性地广泛收集和详细占有反映市场券别结构的数据和信息资料,并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探索在票币券别结构体系范畴之内,各种票面所应占有的合理比重的演化规律,为合理的货币投放提供参考。(1)新旧程度指标,“流通人民币整洁度=每百张中“七成新”以上人民币张数÷100“,流通人民币新旧程度指标可以从金融机构现金量较大的网点处获取,基本上等于统计期间内回笼的损伤券数量与现金回笼总量之比,偏差情况可以通过每半年度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纠正。(2)券别合理性指标。重点是区分主币和辅币,纸币和硬币,可以设“纸、硬币占现金总量比率”、“辅币占现金总量比率”“新版人民币流通占比”等,该指标设计和获取情况基本同上。其他如假币收缴和变动指标、现金流动性指标等等。 四、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有利于人民银行县支行有效履行管理职责。从货币发展规律看,随着非现金结算方式的完善,未来货币发行的总量可能会逐渐减少。现金发行将会集中在小面额纸、硬币上,而县级发行库撤销后,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手段,人民币管理职能实际上转移到市级人民银行,但县级行政区域面对着现金主要使用对象,少则数十万人,多则上百万人,涉及大额提现、券别调剂、反假等众多管理职能,通过实施监测系统,为县支行有效履行职能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有利于流通人民币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地区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对流通人民币“实时化”监测,通过完善各项监测指标,深入市场开展调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和准确测算市场人民币流通需求,用足用好现有人民币存量,适时适地保证流通中增量,既保证现金的充分供应,又节约使用,提高周转速度,同时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地为金融机构提供人民币发行和流通情报,公布人民币流通信息,以便于及时了解流通现状。

(三)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有利于各级人民银行管理政策的连贯性。如部分地区“小额货币硬币化”是当前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工作内容之一,如果时机掌握不适宜,仅靠强行推广方式,广大的县级区域不配合,那么该政策不仅难以施行,而且会带来较多流通问题。县级支行是人民币币管理的的支点,所传递的信息最具灵敏性和可靠性,对一些如新币发行等新政策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反馈价值。

(四)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有利于开展调查研究。类似于流通人民币的架构、纸硬币合理比例等研究都需要不同地区较长时间的定点资料收集,人民银行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才能更好地保障其合理发行和流通。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后,基层人民银行






可以及时掌握流通人民币的全面情况,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涉及到人民币、现金、流通、监测、发行、人民银行、管理、制度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ef1e2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