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语的国字

2023-01-13 12:5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日语的国字》,欢迎阅读!
国字,日语

浅谈日语的国字

要:日语中有些汉字是日本人模仿汉字的结构自造的,日本人通常称为国字。国字的读音和书写虽然较难掌握,但是了解了它的特征即可以运用自如。从国字的出现及其造字原理可以窥视出日语汉字的演变及日本人和日本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关键词:日语 国字 造字原理

日语里国字这个词有三个意思。一是日本国的文字,包括汉字、假名等用来记录日语的所有的文字符号;二是日本人创造的假名,以区别于由中国传去的汉字;三是日本人模仿汉字的结构自造的汉字。但日本人通常所说的国字是指第三种意思。这时的国字又叫和字”“”“和俗字”“和制汉字等。在这里要讨论的就是第三种意思的国字本文将从国字的出现、造字原理和国字中体现的日本文化这三方面出发,探讨日语中的国字,以期有助于日语的汉字研究。

一、国字的出现及特点

众所周知,在汉字传入日本以前,日本并没有文字。与中国有了文化交流之后,才引进中国的汉字,并作为日本文字使用。但是,在表达一些日本特有的事物和概念时,没有相应的汉字来表达,所以古代日本人根据日语表达的需要,依照汉字的构成原理,创造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汉字。这种汉字称为国字,其中有被纳入当用汉字表和常用汉字表的,也有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被淘汰的。至今仍有380字左右被收录在一些日本字典里。 日本的国字是何时开始出现的,准确的时间现在已很难考证。但从日本的古籍中出现国字的情况可以判断,日本人很早就开始自造汉字了。奈良时代初期编纂的现存日本最古的史书《古事记》中就有国字,奈良时代末期成书的和歌总集《万叶集》中也有不少国字。如果把日本国字的历史分为前后两期,江户时代之前为前期,江户及其以后的时代为后期的话,那么前期国字的特点是,造国字来表示日本已有事物的名称,所以前期的国字只有训读而没有音读。而后期的国字除了仍有前期的这一特点外,还利用汉字的音读造国字来表示一个新概念,以后期的国字有一部分是音读。不过,在日本的国字中,训读的占绝大部分,音读的只占一小部分。

国字不同于中国传入的汉字,特征、规律与中国汉字不同,可以说这一部分是一个难点,需单独记忆。国字的读音和书写虽然较难掌握,但是了解了它的特征即可以运用自如。李先瑞等编著的《日语汉字入门》一书中作出如下归纳: 1.国字是和字、和制汉字,是日本人创造出来的汉字。 2.国字主要是用六书中的会意法创造出来的。 3.国字主要用训读,极少数使用音读。

4.大多数的国字是在日本中世以后创造出来的。

从以上特征分析,日语学习者当遇到国字时,应把它作为特殊的汉字来记忆、掌握。 二、国字的造字原理

国字的大部分是用六书的会意法创造的,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或汉字部件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概念。总的来说,国字的造字方法可分为以下三种。1会意:“x”是由”+“组合而成,表示旱田的意思,在汉语中旱田也称田,没有专门的字,日语为了表现出与水田的不同,在田边上加了火,就赋予了该字旱田的意思。vる(すべる),走之旁和意为平滑字组合表示”“发滑(注:该词又作滑るy(つじ),走之旁和组合在一起表示十字路口2形声:“P”是由”+“印弊槌傻模人活动身体,是劳动、工作的意思。3字形组合:à猡螭幔是由(もん)字的草体和片假名组成的。国字较多的偏旁部首有木、~B”等。如:停à蓼担、桑à猡撙福、龋àぬぎ)、牵à工)L(たら)(こち)等。


三、国字中体现的日本文化

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就舍弃汉字的音而用其形和义来表示日语的固有词汇,如用表示やま,用表示うみ等。但由于日本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与中国不同,所以日语里有些概念是汉语里所没有的,也就找不到相应的汉字来表示日语里的这些概念,在这种主背景下,日本人在对汉字的理解深入后,模仿汉字造字所用的会意、形声、指事等方法创造出了日本特有的汉字来表示日语里的这些概念。但从这些国字的字形和字义上能一窥大和民族的智慧和情趣。如国字“k”的造字原理是金属制品上的花纹,表示日本刀身上的细小辉斑。日本刀是幕府时代武士所持的刀具,是日本特有的物品。可以说这类物品或概念本身就是汉语所不具备的,日本人造出表达其相应概念的文字有其必然性。“Y”(读作さかき)字表示祭神之树,“y”(读作つじ)字表示十字路口,“g”(读作とうげ)字表示山路由上山转向下山的最高处,“z”(读作しつけ)字表示礼节、礼貌上的教养、管教等。

另外,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自古以来鱼类资源极其丰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国,农产品已经能满足日常饮食的需求,所以在汉字中没有那么多表达鱼类、尤其是海洋鱼类的字。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及对汉字的深入理解力,创造出了大量表示鱼、贝类名称的文字,如L(たら)(こち)U(しゃち)T(なまず)(さば)q(かじか)等。就像中国自古畜牧业发达,所以马、羊偏旁的汉字很多。日本国字中鱼旁汉字多自然也是其岛国文化的反映。

另外,一般认为国字在中国汉字中是没有的,其实不然。但表达的字义不同。如啤比沼锸腔衬睢肽畹囊馑肌6汉语有两种读音,“cai”表示多才之意,“si”则表示相互切磋、监督之意。 但是战后日本采取限制使用汉字的政策,绝大部分国字已经废弃不用,一般用在地名及人名中,所以日语学习者大可不必担心。 参考文献:

1G原宏之.日本Zh.东京:岩波店,2006.

2】梁东汉.汉字结构及其流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3】李先瑞等.日语汉字入门.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4】李玉节.浅议日语教学中的汉字教育.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S1. (覃振桃 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7160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f71ec5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