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逃暑 阅读附答案

2023-04-11 07:0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郑人逃暑 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
答案,阅读

郑人逃暑文言文翻译

分享| 2011-02-03 13:53 ttt050617 2011-02-03 18:39

#“团队精英计划—个人高质赛ing! 提问者采纳 原文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④从阴。及至暮,反⑤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⑥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⑦于身。其阴逾⑧去⑨,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太平御览·人事部》具看见 注释

1.逃暑:避暑,乘凉。 2.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3.(rěn):卧席 4.以:为了,目的是。 5.反:通“返”,返回。 6.(rú):沾湿 7.逾:(通假字,:)同愈,更加 8.(xǐ):移动 9.去:离开 10. 通假字 通“返” 翻译

郑国有个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的人,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短句翻译

1.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 2.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短文寓意

《郑人逃暑》讲述了郑人白天将席子移动到树阴下避暑,晚上由于月光下树的影子拉长了,郑人不是将席子铺在树下,而是和白天一样还移动到树阴里,离树干远了,其实已经毫无遮拦了,所以被露水湿身了。

这则故事主要细节就是晚上睡在树阴下,不但不能避暑,反而湿身。三是找好讽刺角度,分析因果关系。

这则故事讽刺的是墨守成规,原因就是郑人没有注意到外界客观条件的变化规律,不知变通。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外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随着事态的发展去解决问题所在,而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郑人用避暑的办法去对待夜间的露水,当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外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127b30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