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吴校长的这篇文章纪念

2022-12-30 03:2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借用吴校长的这篇文章纪念》,欢迎阅读!
借用,校长,纪念,文章

借用吴校长的这篇文章纪念



惊悉吴校长老校长于112日逝世,我的生活中又失去了一位令我敬重并曾经给予我诸多提携和帮助的师长。在深深的悲痛之中,我不禁回顾那些难以忘却的往事。

实际上,我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当时的校长并不是吴校长,而是另一位去年10月刚逝世的数学家丁石孙。作为一名年轻的博士研究生,我在三年的学业中自然与丁校长没什么接触,仅有的一次就是受时任英语系主任胡壮麟教授指派将丁校长为北大《数学丛书》英文版撰写的序译成英文。虽然那篇短序并未花去我多少时间,但是据说后来丁校长对我的英译文还是给予了赞许。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到已卸任多年的丁校长时,寒暄了几句我便提及那篇短序,他竟很快就记起了,还说一直没有机会谢我呢。现在故人已经仙逝,我只能沉浸在对他的无尽思念中。要知道,我的博士学位证书上盖的正是丁石孙校长的印鉴。

就在我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留校任教后,吴校长从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的岗位上空降到北大出任校长。在那个非常的时刻,吴校长显然带有“临危受命”之感,处处言行谨慎,但仍免不了受到一些人的诋毁和攻击。首先是北大总有那么一些人对外来的干部和教师有着偏见。我当时作为一个留校不久的青年讲师,也常常听到人们背后这样的议论:一个人大的副校


长竟然跑到北大来当校长,他有什么资格?简直不可思议!还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坚守计划经济观念的“保守的”经济学家,如此等等。这些流言蜚语不免也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有所影响。好在我当时人微言轻,不可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校长,加之我留校一年就获得荷兰皇家科学院的博士后基金在欧洲作了一年研究。我原打算继续留在欧洲从事研究,期间还可以去美国呆几年。但是系主任胡壮麟给我的几封信中,都提及北大现在需要有博士学位的高端人才,他恳切地希望我作为英语系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早日完成博士后研究回母校任教。

于是,我于19918月在日本东京出席了第十三届国际比较文学会后就直接回到北京,很快就赶上了当年的职称评审。尽管我在读博期间,我的母校南京师范大学就于1987年为我评上了讲师职称,希望我学成后返回母校任教。但是北大也是我的母校,而且是我的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起点,我不能有违母校的召唤,至少得工作几年再回到南方家乡。但是北大的职称评审素来以严格著称,我要在这里立足首先就遇到了这样的挑战。在上世纪90年代初,像我这样的国内首批博士又有欧美的博士后经历,到一般好一点的大学完全可以直接聘为教授。但是在北大还得一步一步地前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1613f61de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