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行为的影响(1)

2023-02-28 13:3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行为的影响(1)》,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幼儿,行为,语言,影响

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姓名:阙晓枫 学号:2015408020103 学前教育本科一班

[内容摘要]:在幼儿时期,是我们一生中掌握语言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语言对于我们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语言,一切信息的传递都将变得艰难,一切情感的交流都将变得无力。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所以说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 信息 传递 交流 敏感期 最佳时期

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幼儿的行为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语言运用的不恰当,不但会降低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还会对幼儿的行为造成不利的影响。而教师语言运用的恰当利用,则对孩子性格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将幼儿行为引导到一个正确的道路上。

教师的语言会影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显得至关重要,所以教师上课的语言艺术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除了学习教具、学习环境等客观因素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之外,教师的语言引导无疑是学习兴趣的产生与保持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能让幼儿爱听、乐意听,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上课时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引导用语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兴趣。例如:老师问“一位红脸老公公,天色一亮就上工,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呀?”再例如:我在见习期间给小朋友讲完《聪明的乌龟》这个故事之后,问幼儿:“乌龟是如何聪明的逃脱被狐狸吃的命运的。”将幼儿置身于故事之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对幼儿问题回答适当的肯定与纠正,对幼儿语言发展是具有推动作用的。

反之,教师消极性的言语则会影响幼儿的自尊、自信,容易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正常发展,从而影响了幼儿行为的积极性。幼儿园教师有时对幼儿说的一些不恰当的话,例如“像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都干不了,你还会干什么”“你能不能老实一点,怎么像个猴子”等。这些语言都会影响幼儿对学习、生活的兴趣与信心。

幼儿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教师语言的影响。幼儿不能在思维和语言水平上直接理解道德,而只是在感觉和行动上理解道德,因此,教师语言对幼儿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单单看说教没有太大的作用,而是应该用巧妙的语言与幼儿沟通。例如:李老师在教师节收到了许多包装精美的鲜花和色彩鲜艳的贺卡,多数是家长买来的,李老师只拿起了一张看上去简简单单的贺卡,上面还歪歪扭扭地写了几个字,对大家说:“呀,这张贺卡真漂亮!是王小丫自己动手做的吧,老师最喜欢这样的礼物了。”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的自我动手能力,还让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

参考文献:

1]汪缚天《教师的语言修养与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7 2]朱海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16c47f758fb770bf78a55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