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感五首其二

2024-03-07 14:50: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有感五首其二》,欢迎阅读!
杜甫,其二,有感

杜甫有感五首其二

摘要:

一、杜甫简介 1.杜甫生平

2.与李白、高适的并称 3.天宝末的官职与避地成都 二、感怀诗背景 1.临眺江山,感怀身世 2.创作五首感怀诗 3.本文涉及的诗歌其二 三、诗歌内容解析 1.北望长安,满目疮痍 2.感遇身世,百感交集 3.抚剑四顾,心念亲朋 4.君子怀德,志士常存 5.岂无山歌?忧心悄悄 正文: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也。他少时贫寒,但性格豪放,不拘小节。他饱读诗书,才情横溢,与李白、高适并称为“山水田园三家”。在天宝末年,他以右补阙、拾遗为起家之始。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杜甫避地成都,在浣花溪畔建造草堂居住。他感慨时事,创作了五首感怀诗,本文将详细解析其中第二


首。

在这首感怀诗中,杜甫北望长安,眼前所见尽是战乱带来的疮痍。这使他感怀身世,不禁百感交集。抚剑四顾,他心中挂念着亲朋至友。在这种背景下,杜甫强调了君子应有的品德,认为志士应当始终保持崇高的志向。

然而,杜甫并未一味沉浸在忧国忧民的情绪中,他笔锋一转,提及“岂无山歌?”这一句暗示了在战乱时期,人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尽管忧心悄悄,但杜甫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黎民百姓定能度过这个艰难时刻。

综上所述,杜甫的这首感怀诗表达了他在战乱时期对国家命运、亲朋挚友以及自身品德的关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1a45563e3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3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