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病梅馆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2022-08-07 03:0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说》《病梅馆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欢迎阅读!
荆门市,湖北省,考题,练习,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10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歌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



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软之疏



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瘾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释】①斫:(zhuó),砍削,②鬻:yù,卖。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倾斜)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约束)

C、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为病态)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沟通) 遏其生气(抑制) 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虽有名马(连词,即使) B、是马也(代词,这,这样) C、其真无马邪?(代词,它,指天下) D、梅以曲为美(介词,凭借) 11、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B、甲、乙两文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甲文用“千里马”来比喻杰出人才,而乙文则用“病梅”来比喻因受摧残而性格扭曲的统治阶级御用人才。

C、甲文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D、乙文揭示了梅被摧残的根本原因是“文人画士孤癖之瘾”。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


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BC.正确;

D.有误,句意: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通:通晓,明白。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常见虚词的几种基本用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ABD.正确;

C.有误,句意: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难道。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A.有误,两文都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BCD.正确。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骈,两马并驾。于,在。称,出名。句意: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②重点词:之,的。以,凭借。为,做。句意:又不是愚蠢的想谋取钱财的人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能做到的。 答案: 1D 2C 3A

4)①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②又不是愚蠢的想谋取钱财的人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能做到的。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1c9131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