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与精神世界读后感

2022-05-01 11:2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都市与精神世界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大都市,精神,世界

《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读后感

孟雨凝 201109030315

通过所学,我们已经了解到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早期,社会学对城市系统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代表人物有: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而这次,我有幸拜读了齐美尔所著的《大都会与精神生活》。一是,对他所进行的研究过程有了进一步了解;二是,对他的研究结论产生了一些能动的观点,而不再只是书本上别人的总结。

不像滕尼斯和迪尔凯姆,齐美尔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的社会心理。他从分析城市生活入手,揭示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别以及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在这里,我先将齐美尔的《大都市与精神生活》的主线进行梳理;然后,结合现实,谈谈我的读后感。

《大都市与精神生活》中,描述了城市的特征:城市生活复杂,生活节奏快,生活组织严密,精神刺激强烈。那么,为了适应这种生活环境,城市人会变得理性、聪明、工于心计。城市人的心理特征:理智性、极强的时间观念、崇尚因果观念、个性化和疏远化等,但城市人却因此在精神世界上是自由的,相对农村人而言。而城市人之所以会变得理智、冷漠、个性化,根本原因在于金钱的重要性。因为它把所有的人格和品质都简化为一个问题:值多少钱。而金钱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发达的劳动分工需要有普遍化的交换手段。其实,金钱的作用,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货币经济的作用。在商品经济占支配地位的情况下,人们在于他人交往中采取了一种讲求实际的功力态度,这种形式上的公平态度往往伴随着对别人的漠不关心。作为一种等价物,金钱是最有力的平衡器,它可以把各种性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差别表达出来,金钱变成了所有价值的共同目标,它把一切事物的精髓、个性和它们的具体价值都抹杀了。齐美尔在对现代城市生活进行认真严肃的考察后,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城市生活中,个人怎样才能保持精神自由和创造性?并得出这样的结论:个人必须适应城市。

对于这本书,我不能说自己完全理解了,简略的看过一遍后,我深觉得这本书值得反复咀嚼。齐美尔作为一名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能够从复杂的城市社会生活中,从复杂的人性中,总结提炼出关于城市人社会心理和形成原因的诸多理论,并且一直到100年后的今天这些理论还能得到大家的追逐和赞同,这就足以见得他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一个名社会学专业学生,我一直很关注韦伯提出的研究者的原则问题。韦伯提出,价值相关和价值中立是可以相容的。价值相关主要表现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选题、收集材料和结论得出之后,应用这些结论时。而价值中立则表现为在研究过程中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我认为,齐美尔在这本书中就深刻体现了价值中立的一面,而正是这种价值中立的态度,使得齐美尔在此书中的相关思想和理论有生命力和包容性,概括性。他在书中这样说:无论我们是赞同还是反感冲突和统一的个性表达,它们超越了我们的判断式的态度所适宜的范围。既然这样的力量已经从头到尾结合在我们属于其中的整个历史生活之中,渗入了每一个转瞬即逝的细胞,那么,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抱怨或者宽恕,而只是去理解。

比如,齐美尔指出大都会以其街道的纵横交错以及经济、职业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迅速和形态多样,造成了它的心理环境,为了适应城市中各种事件中的转变和矛盾,理性并不必然发生骚乱和内在的动荡,而那是更为保守的个性能够适应同样的事件节奏的唯一途径。因此,都市人创造出一种保护机制,来抵御对之构成威胁的、外部环境的波动和断裂所带来的极度混乱。都市人的典型主要以理性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而不是情绪化的反应。 就这一点,其实生活在都市当中的人都深有体会。就我个人而言,我来自一个小城镇,而且我从小是在一个兵工厂的家属院长大的,作为典型的国有企业,我们的社区除了工厂还包括了学校、医院、市场,所有人的生产生活基本都可以在本厂区完成。厂里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同质性强——都是工人,相互之间的交往往往十分看重感情。而现在,我在成都上学,我的生活圈子不仅仅局限在成都理工大学社区,而是会和成都建立一种联系。更准确的说,由于城市是货币经济的中心,以商业活动为主。现代城市的商品供给来源于市场,产品是提供给素未谋面的顾客,所以人际关系是无法估算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变成了斤斤计较、计算利益的交换。 所以,准时、精确、算计这些都在都市生活中显得格外重要。

我曾经到北京游玩,在去往目标景点的路上,就发现北京市民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无论是走路的、乘地铁的还是坐公交的,每个人都有一种不耐烦的、焦躁的心态。每个人的表情似乎都是:别靠近我,没兴趣,烦着呢。这点正好可以用书中的一个理论解释。齐美尔指出:厌倦态度的本质在于对事物之间的区别漠不关心。它们在厌倦者看来是一种均一、单调、灰暗的色彩,其中没有哪一个比另一个更让人喜欢。这种心理状态是对彻底的货币经济的一种准确的主观反应,因为金钱代替了各种各样的所有事物,并且以“多少钱”的区别表达了它们之间的所有质的区别。有鉴于金钱以其单调乏味和冷漠无情的品质,能够成为所有价值的一个公分母,它成一种可怕的校平器——它掏空了


事物的内核,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价值和它们的独一无二、无与伦比,而且再也无法恢复。

通过这本书,我体会到大都市中人们的理性、算计、冷淡、厌倦实际上是一种客观情绪,是货币经济的客观产物,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决不能用简单的好坏了评价。实际上这种冷漠、理性实际上保护了自己,因为这种保留的态度,使我们生活在城市中在接触每一个陌生人时有自己的安全空间,不至于由于过分的介入而发生冲突。同时,这种暗含厌恶的保留又显现为一种更为普遍的都市心理特性的形式或包装。它给个人保证了一种、一定程度的个人自由,当然伴随着自由而来的是城市人的内心的孤单寂寞。利用这点,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生活在物质和精神环境和充裕的大都市,还依然觉得身处荒漠,十分孤单寂寞。

齐美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解释城市心理的矛盾面。照理,城市人应该是张扬个性的。但是,我们又可以发现在中国很多大中型城市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样子。其建筑物、机构和技术等文化成就展现出明显的去个性化。因为分工越来越细,对人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单一化。这种情况发展到极点时,往往就使作为整体的人的个性丧失殆尽,至少也是越来越无法跟客观文明的蓬勃发展相媲美。人被贬低到徽不足道的地步,在庞大的雇佣和权力组织面前成了一粒小小的灰尘。但这实际上反过来促进了个性化的发展。为了挽救最个人的因素,必须创造某些非常手段、特性和个性化,而且它们必须被过度夸大,甚至只是为了能够进入个人自身的意识。每个人都渴望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另一面,而展现出来的人则获得了大家的瞩目。比如,诸多选秀节目中的参赛者,他们中性的打扮,特立独行的衣着往往会受到大家的追捧。都市人所特有的在自我放逐、反复无常、吹毛求疵等方面的放纵过度,这些行为的意义不再是它们本身的内容,而是在于它们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让自己引人注目。

所以说,齐美尔在文中提出如何保持个体的精神和创造性。也就是说,在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致的城市里,怎么能保持整体的人的个性,而且这个个性不是表面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创造性。我们在适应城市的过程中,不能极易产生理性、算计甚至冷漠、厌倦、寂寞等心理,但通过一些书籍了解到之所以会被都市狂流席卷的原因,我们就能保留一丝与众不同的创造性和思考力,是自己不会被都市去个性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1d7e7866f1aff00bfd51e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