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2022-12-07 04:2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欢迎阅读!
社会学,概论,产生,发展

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社会学创立的条件:社会变革的需要(社会学产生的直接要根源和关键因素);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二、社会学创立、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 (一)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

1.奥古斯特.孔德 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代表作: 《实证哲学教程》。孔德的学说:①科学的分类。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③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历史法。

2.赫伯特·斯宾塞 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是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两个方面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发现社会有机体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原理。 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其中《社会学研究》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 (二)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

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阐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规律,从而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

2埃米尔·涂尔干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功能分析是涂尔干的主要贡献。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如果打乱社会秩序,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就会失效,社会就会放任自行其是,涂尔干将此称为:失范 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作是他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3.马克斯·韦伯 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他由此将社会行动分为不同的类型: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或情绪的行动、传统的行动,韦伯还对科层制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

一、社会学发展中心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

1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并没有最先在欧洲形成独立的学科。社会学得到长足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学科是它传到美国以后发生的事情。

2)最早将把欧洲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学教授萨姆纳。

3)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有影响力的,首推芝加哥学派。

4)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萨姆纳、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 主要学术成就是: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 二、战后欧洲社会学

战后欧洲社会学的特点为:1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2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3)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元化(4)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三、苏俄社会学

苏俄社会学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恢复以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苏俄社会学:米海洛夫斯基创立了主观社会学,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对他们的主观社会学进行了有力的批评。普列汉诺夫和布哈林是当时苏联社会学的主要人物。 四、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有11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曲折的发展时期。1979年,社会学的恢复重建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逐步走向成熟,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传入时期(1891-1911,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康有为、严复。 2)成长时期(1912-1927,代表人物有余天休、陈达等。

3)建设时期(1928-1952年),代表人物有晏阳初、李景汉、许仕廉、张鸿钧等。

4)恢复重建时期(1979-1979年得以恢复重建,到现在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代表人物有费孝通、雷洁琼、田汝康等。

第三节 社会学本土化

一、社会学本土化的概念本土化就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社会学的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名词解释) 二、社会学本土化的实践与发展

社会学本土化是社会学发展的必然进程,社会学美国化是个先例。巴西、印度等世界各国社会学工作者都不约而同地倡导、推行社会学本土化,建立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学 三、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

1)识记中国倡导社会学本土化的主要人物:许仕廉、孙本文、吴文藻和费孝通。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和社区发展理论、潘光旦的位育理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等已经成为具有影响的研究中国社会的重要理论观点。

2)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的基本做法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首先应当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第三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经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研究与教学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第四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的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第五,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1dac410ff00bed5b9f31d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