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子福归江东》《暮春浐水送别》阅读答案

2023-03-24 16:35: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沈子福归江东》《暮春浐水送别》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江东,暮春,送别,答案,阅读

《送沈子福归江东》《暮春浐水送别》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题目】: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②,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①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②凤城:指京城长安。西汉时长安所建

的凤阙,是西汉长安城最高的建筑,长安因此又称凤城。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诗首句的“杨柳”暗合送别之情,韩诗首句用“绿暗”“红稀”渲染

感伤别情。

B.王诗三四句,巧用修辞,想象奇妙,将相思情与春色关联,使离别之情

充满画意。

C.韩诗三四句,融入作者的生命体验,委婉劝诫,使离别之情不落窠臼,

别具新意。

D.两首送别诗均为七言律诗。王诗语言明快,风格清丽;韩诗内涵深广,

豪放飘逸。

16.王诗虽为送别诗,抒写离情,但哀而不伤,以下诗句中与此基调不同的

两项是(4分)

A.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D.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E.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7.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评价韩诗:“题虽送别,而全首诗意全不在

此。”请结合韩诗具体诗句,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4分)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3分)

古诗词中,“流水”是一种常见意象。有时它传达出文人无尽的愁绪,如李

煜《虞美人》中“,”这两句;有时它承载着文人对“永恒”的哲思,如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寄蜉蝣于天地,

【参考答案】:

15.D不是律诗,并且韩诗风格不是豪放飘逸。 16.DE

17.第二句已有秦宫汉殿、兴亡今古之怀;四句,更寄慨无穷,年光冉冉,

难挥落日之戈;逝水滔滔,兴沧桑之慨。

结合第二句赏析:“暮云楼阁古今情”。当此骊歌唱晚,夕阳西沉之际,瞻望

京城宫殿(“楼阁”一本作“宫阙”,油然兴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感慨。1分)契阔离别之情,忧国忧民之情,甚或壮志未酬之情,这些复杂情绪,又都从京都洒满斜晖的暮景下透出,隐然有夕阳虽好,已近黄昏,唐室式微,摇摇欲坠。2分)历代兴亡,沧桑百感,一时汇集,涌至笔端,俱由“古今情”三字含蕴其中。1分)

结合末句赏析:本句指的是宫前水(浐水)的潺潺流淌之声,流尽了大好时

光。1分)这浐水既流尽了志在有为者的大好年华,也流尽了大唐王朝的国运。2分)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远离的不舍,又抒发了世事沧桑、忧国之情。1分)

评分标准:明确哪种情感1分;对诗句的理解1分;围绕情感分析2分。 1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渺沧海之一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0485a597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