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波斯卡一见钟情读后感

2022-09-02 15:1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辛波斯卡一见钟情读后感》,欢迎阅读!
斯卡,读后感,一见钟情



辛波斯卡一见钟情读后感

读辛波丝卡《一见钟情》 第一次接触到她的诗,是在绘本《地下铁》中引用的诗句“我们何其幸运/无法确知/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后来又在几米的绘本《向左走,向右走》里看到了她的影子,仿佛这些绘本就是为她的诗量身订做的。再后来是在同名电影《向左走,向右走》里与她又一次“邂逅”。

诗人在创作《一见钟情》时已年逾古稀,我惊奇于诗人在垂垂暮年时的这种与其年龄并不相符的巧然发现和对生活如此细致的观察。可我又毋庸置疑的确信正是她这样的年龄才能对“一见钟情”有如此独特的见解,因为她品尝过爱情的甜蜜,领略过爱的失望,拥有过爱的真挚,忘不了已失去的情侣。

在《一见钟情》这首诗中,诗人的语言游离在深度化和生活化之间,又将二者完美的杂糅在一起。严肃深度化的语言隐含着的是对浪漫的“一见钟情”的肯定与向往,这是感性的,如“他们彼此深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这样的笃定是美丽的”,诗人虽然是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阐释,仿佛置身“诗”外,而“深信”“笃定” 又将诗人和读者拉回诗中,表明了对“一见钟情”在现实中的存在还是笃信的。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爱情大多屈从于肉欲,败给孤寂,输给渴求温暖的贪念,很难再能找寻到没有附加的如《山楂树之恋》中老三和静秋之间的那种纯纯的“一见钟情”,可爱情如果失去肉欲,没了孤寂,无所谓彼此的温暖,那么她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恐怕连诗人自己都怀疑在“一见钟情”后是否还能保持住那种无以附加的爱。所以诗人在肯定“一见钟情”的同时,也坚持“变幻无常更为美丽”。一见钟情也可以两情长久,久经考验也可能一朝幻灭。大千世界,爱情没有统一的模式。你可以品尝一见钟情的快速食品,她可以保持不跟你上床的审美距离,他们可以悠哉地跳他们的爱情圆舞曲,甚至也可以






继续古老的柏拉图式的纯粹的精神恋爱。但爱情究竟为何物?这依旧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可能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至于它的有无,我以为年轻时不相信真正的爱情是缺乏诗意的热情,年老时还过于相信便是缺乏哲人的智慧。

在《一见钟情》中,这位波兰的萨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她站在爱情的废墟上向现实中的我们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爱情的关系,并且使我们重新确信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是一场意外,但更要珍惜这份美丽。这部作品达到了诗的最高理想,是一部集声音、情感和思想的和谐之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1e323813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