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影评

2022-04-05 23:0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驴得水》影评》,欢迎阅读!
得水,影评

《驴得水》影评



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驴得水》,由同名话剧改编,本剧初演是200人的木马剧场,终究在1400多人的保利剧院。《驴得水》的故事皮相借西北边陲小学校的荒唐,观众看似荒诞却似曾相识。不仅可以把它当作一出黑色喜剧来看,且还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回顾历史的、关于人性的东西。它并不是一部简单地让你笑或者让你哭的电影,而是它会让你思考,让驴再飞一会儿,才是编剧兼导演周申、刘露的创作初衷。

所谓“驴得水”就是一头去驮水的驴,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财的意思。然而,这头驴并不仅仅是头驴,还是小学校诸位老师心照不宣的“同事”,胸怀壮志要拯救中国农村教育梦想的孙恒海校长,为他建立起以假乱真的档案,这样每个月就多出来一份薪水。一个谎言,需要一千个谎言去掩饰,本片就从上峰点名要听驴得水讲课开始,荒腔走板到无法收拾。既对从鲁迅到柏杨一再批判的国民性进行艺术拆解,又将人生的“意义与虚无”做了探讨。在李安导演“父亲三部曲”中担任摄影师的林良忠,为《驴得水》营造出来一种“戏剧化”的电影语言模式。

《驴得水》把时间放在了民国,但却是一出“架空寓言”。虽然整个故事围绕的是教育经费上的那点事,但是以此延展开却让观众看到了教育看到了体制,最后也看到了自己。万万没想到开心麻花在哈哈哈哈的《夏洛特烦恼》之后,会拍了一部如此鞭挞入理的黑色幽默喜剧。正如预告片放出来的slogan:讲个笑话,你可别哭!《驴得水》的主旨,还是奔向“三言二拍”的范式,这台戏的意义也是告诉观众:为了美好的目的去做错误的事,终将走上歧途。每一个人在错误的路上,都不可能不成为另外的人,让最初的自己根本不愿意相认。 即便是小学校,其实也是大社会,一样可以看做是《围城》。当那位声称留学过英国的特派员上场之后,《驴得水》就开始真正超出小学校为了善意的目标而吃空饷的范畴,从茶杯里的风波,到无以名状的风暴。特派员的眼里只有钱,让铜匠继续假扮是为了钱、跟铜匠交易是为了钱、最后婚礼也是为了钱,这样一个贪得无厌的政客,将权钱交易的丑陋刻画地栩栩如生。

1


张校长的身上积攒了太多的悲剧色彩和无奈,从一个致力于拯救乡村教育业的、怀揣梦想的知识分子,到特派员的帮凶和行刑的刽子手,到最后片尾孙恒海再次充满了梦想,虽然跟片头一样伸出了手打气,但实际上已经注定了悲剧色彩的结局,正如片尾同事自杀的那一声枪响,也是为这份教育梦想敲响的丧钟。 总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耿直boy周铁男,几次强行用生命阻拦之后,差点真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面对强权,这个曾经可以捐出自己工资支援乡村教育事业的知识分子,跪到了特派员的脚下,哈成了哈巴狗。并且在官兵要强奸同事张一曼的时候,也缩成了一坨虚无的肉。这个曾经可以不为了五斗米折腰的教师,最后也失去了当初的硬气,和他心心念念的孙佳。一把枪杆子,把一个知识分子的尊严全部给夺走了。

裴魁山是片中被嘲笑硬不起来的男人,他的软,不仅体现在跟张一曼的房事上,而且还在他自身的软弱上。虽然他在大夏天穿起了一身貂皮,但是再华丽丽的行头,也架不住他内心的软弱。因为被张一曼拒绝,裴魁山于是怀恨在心,出口成脏,并跟铜匠联合起来“谋杀”了张一曼。

如果要说本片最为讽刺的地方,就是真正的驴得水,被铜匠假冒的吕得水给主张杀得吃了。大字不识的铜匠,通过这几位老师培育,有了见识,有了戾气、有了贪欲,却少了当初的那份单纯和善良。被启蒙之后的这个人,本来只是偶然出现在小学校的过客,却成为了影片下半段的终极大魔王。铜匠的存在和逆袭、爆发、反噬,把这几个教师黑得体无完肤。

《驴得水》最主要的主角张一曼,影片中的女老师张一曼,总是一脸的笑意盈盈,不管面对什么,一概说着趣话,一脸天真的神情,一腔浪漫的情怀。一曼并不漂亮,但却美丽可爱。她的魅力在于真诚、自由、真实。正如裴魁山表白时所说的:“你就是单纯,容易相信人。”她在阳光下剥着蒜头清唱着歌儿的自在;她与校长在夜灯下翩翩起舞的自由;她那一扬眉“让我来睡服他”的自信;她那旗袍卷发高跟鞋背影的自然。一切都那样明媚而美好。她的性解放成为了她悲剧的根源。那些被她睡了的男人,因为后来无法得到她,太不服气,就利用权力去羞辱她、去诋毁她、去毁灭她。一个浪而不贱的女子,她敢于直面本能,却无法直面人生。超前的女权主义意识,不为社会所容,就算是在多年后的今天。那一声枪响,仿佛毁掉了我们心中某些重要东西。

2


当然电影还讽刺表达了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讽刺了当代教育教育部说你是教育家你就是教育家”以及吃回扣虚报等等。这部电影真正让我瘆得慌的不是知识分子在里面有多么丢人,而是这部电影所描绘的是一个放在中国四海皆准的宿命,亘古未变,经久不衰,不管是2016年,还是1942年,或者再往前推几百年或是往后推几百年,《驴得水》里的故事一直都有,一直都在,作者只是把我们生活中的现实总总收集了一下编在一起,就足以让你看得触目惊心。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b5643f95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