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假安排_清明节习俗习惯

2022-03-28 10:06:5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明节放假安排_清明节习俗习惯》,欢迎阅读!
清明节,习俗,放假,安排,习惯

清明节放假安排_清明节习俗习惯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既然这,那你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放假的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清明节放假安排和习俗习惯,供大家参考

2021年清明节放假的日期

2021年清明节是202144,星期日,农历二月廿三

2021清明节放假安排:43-45日放假,无调休,一共3

清明节习俗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

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具水乡特色

清明节斗鸡习俗

《庄子》借记纪渻子为王养斗鸡,阐发养生之道这件事表明,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斗鸡是人所共知的游戏战国记斗鸡的书籍还有《战国策》,记齐国都城临淄人以斗鸡走狗为乐《左


传》记季民为斗鸡披上铁甲,有助于防御;郈氏给斗鸡装上利爪,有利于进攻,斗鸡很讲究技术汉朝在宫内盛行斗鸡,长乐宫有斗鸡台,曹丕曹植都有描写斗鸡的诗篇传世

唐太宗喜欢斗鸡,让杜淹作诗咏斗鸡,杜淹诗题名《咏寒食斗鸡》(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日)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前,“乐民间清明节斗鸡之戏唐代记载表明,斗鸡是清明节习俗《东城父老传》记:每年清明节唐太宗在宫内举行斗鸡比赛,六宫后妃文武百官到场观看届时鼓乐齐,场面盛大斗鸡为什么以清明节为盛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古人掌握野鸡的生活习性,明至六月是交尾孵蛋期,雄鸡为择偶厮杀最烈人们发现清明时节家养雄鸡性情也最烈,若两雄于此时相斗,酣战较他时更为精彩

娱乐斗鸡发展成赌博,赌徒们就更如痴如狂了唐代韩愈与孟郊以斗鸡为题写过精彩的联句,描述两鸡恶斗,斗鸡人在胜负未卜时,“旁惊汗流浼”,紧张不安,汗流满面优劣分明时,“知雄欣动颜”,胜的一方高兴得眉飞色舞败的一方怯负愁看贿”,眼看输掉钱财,愁眉苦脸人们争观填道,助叫波翻海是讲观者挤满街市道路,呐喊惊叫之声,如大海怒涛真是如醉如狂呀!

清明斗鸡习俗,至今仍存民间,以河南开封最知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d08002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