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洁人物小故事精选

2022-07-10 01:00: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廉洁人物小故事精选》,欢迎阅读!
廉洁,古代,人物,精选,故事

战国时期鲁国的国相公仪休爱吃鱼,有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公仪休不收。问其原因,他说:“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不能接受,现在我作为国相,能够用自己俸禄买鱼吃,如果现在收了鱼而丢了官,谁又会送给我鱼呢?所以我不能接受啊。〞公仪休“好鱼而不贪鱼〞,乃其深知“贪赃、枉法、丢官、受惩罚〞之间的内在联系,愿每位领导干部任前任中都时刻不忘认真算一算政治帐、经济帐、家庭帐。 张瀚初任御史时,曾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延相。王延相没有大谈为官之道,只给张瀚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轿见闻:一天,乘轿进城,路遇大雨。一轿夫脚穿新鞋,从灰厂到长安街,小心翼翼择地而行,生怕弄脏了新鞋。进城后,路面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脚低一脚地随意踩去,不复爱惜了……王延相说:“为官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个“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终生不敢忘〞。此后多年,他严谨从政,廉洁为官,后来升任被称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书,建树颇多,名留青史。

北宋时期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测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有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在有些人看来,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实在有点“小题大做〞。但正是这样


的小事,却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更足以让当今存在公“话〞私打、公车私用、公请私吃、公费私游等等凡此种种揩公家油的一些领导干部汗颜。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那么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da4b23ee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