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质变、量变规律的案例调查分析

2023-04-25 06:2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实生活中质变、量变规律的案例调查分析》,欢迎阅读!
量变,质变,规律,现实,案例

现实生活中质变、量变规律的案例调查分析



内容摘要:

量变与质变作为辩证法三大规律的其中一条,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量变与质变,现实生活 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战国时著名思想家荀子在所著的《劝学篇》中写道: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征途千里是一步步完成的,江海浩瀚是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的。阐明了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的道理。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胡长青、成克杰、王怀忠、田凤山等人,曾是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由 于放松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浪潮中贪污腐败,从小贪到大贪, 最终蜕化变质,变为历史的罪人,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 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任何事物单纯的量变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说明了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的道理。 第三,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有两种情形。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所谓阶段性的部分质变,是说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因而叫阶段性的部分质变。蚕的一生经历了从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每一次变化都是阶段性的部分质变。所谓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说事物就全局来说,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它只要不改变全局,就属于局部性的部分质变。社会学理论建立在黑格尔的三段式上,我们又听到这种老一套的责难,说马克思主义是黑格尔辩证法,这种责难看来已被批评马克思的资产阶级批评家用得够滥的了。这帮先生不能从实质上对这个学说提出任何反驳,就拼命抓住马克思的表达方式,攻击这个理论的起源, 想以此动摇这个理论的根基。米海洛夫斯基先生也毫不客气地采用了这种手法。 恩格斯在反驳攻击马克思辩证法的杜林时说:马克思从未打算用黑格尔的三段式来“证明”任何事物,马克思只是研究和探讨现实过程。1 二,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我国经历了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可以说长期抗战是量变,日寇最后投降是质变。日寇投降后中国人民又为中国的独立、和平而进行新的斗争,即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又为了实现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现在进行着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新革命,并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新的性质出现以后开始新的量变。 刘翔是我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田径(110米栏)的金牌,并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88的成绩打破了110米栏的世界纪录。刘翔的身高、体重、年龄和体育成绩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大千世界,万物峥嵘,在整个宇宙中我们看到的事物繁花似锦、无限多样。 那么,我们又是怎样去认识每一个事物,并把它同其它事物区别开来呢?其实, 我们认识事物就是去认识这一事物的质,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 相互区别。否则就谈不上对事物的认识。认识事物质的规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客观基础和实践的起点。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面对中国社会复杂的阶级状况,毛泽东撰写了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明确地提出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 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本质和特点的分 析,分清敌、我、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了基础。2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冬虫夏草是我国高原地带的一种名贵的中草药。它的形成过程是:蝙蝠蛾为 繁衍后代,产卵于土壤中转变成幼虫。此时,虫草菌侵入土壤中正在冬眠的幼虫 体内不断繁殖,噬食幼虫的“五脏六腑”,将其内脏吃的得一干二净,只留下躯 , 致使幼虫死亡。在新的一年天气转暖时,虫草菌自幼虫头部生长出地面, 人们发现后挖出晾干,变成所谓的“草” 1:恩格斯《反杜林论》一书中的一章(注:指弗·恩格斯《反杜林论》第1编第13《辩证法。否定的否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第169-183 页。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daf337a0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