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闲谈导学案(教师版)

2023-03-21 18:3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末闲谈导学案(教师版)》,欢迎阅读!
闲谈,教师

致远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现代散文选读》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春末闲谈》主备:窦路 审读:曹霞 时间:2014/5/13 使用:2014/5/15 【学习目标】

1.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 2.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 【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孵化(fú) 蓓蕾(bèi 至道嘉猷(qiú) 煤碳 曲意逢迎 B.果蠃(luǒ) 螫针(shè) 溘然长逝(kè) 媒介 不醒人事 C.苍颉(jié) 眼睑(jiǎn)莘莘学子(shēn 沧桑 功亏一篑 D.麻痹(pì) 栖息(qī) 安土重迁(zhòng 安详 出奇不意 答案C [A. 至道嘉猷(u“碳”应为“炭” B. 螫针(shì)“醒”应为“省” D. 麻痹bì)“奇”应为“其”] 【总体感知】

1细腰蜂的毒针刑天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

毒针:统治者愚民的手段 刑天:誓死反抗不怕牺牲的民众 2、总结各自然段的段意,分析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

第一部分46由细腰蜂的毒针联想到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讽刺其在理论和实效上

的失败。

第一部分(78治人者“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因此,“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

了”

【研读分析】

1、细腰蜂的“闲趣”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

1作者由故乡细腰蜂捕捉青虫的“闲趣”铺开,闲谈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联想到“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尽力施行的麻醉术; 2)再联系现实中“治人者”的“治人之道”

2、文章开篇记叙故乡细腰蜂捕捉青虫的“闲趣”有何作用。 明确:1鲁迅善于将深刻的思想借用具体平凡的事物和生动形象加以表达,看似信手拈来,似乎漫不经心,实质是触发思考的导线。 2“细腰蜂神奇毒针”,既是对蜾蠃这种寄生蜂独特功能的描述,也是对下文揭露旧时统治阶级精神麻痹术的形象比喻。

3、鲁导师的语言精练、生动、幽默,好用反语,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阅读文章,标出你读来觉得妙趣横生或者寓意深刻的语句,体味鲁迅先生杂文语言的魅力

【举例一】

“青蝇密集在凉棚索子上,铁黑色的细腰蜂就在桑树间或墙角的蛛网左近往来飞行,有时衔一支小青虫去了,有时拉一个蜘蛛。青虫或蜘蛛先是抵抗着不肯去,但终于乏力,被衔着腾空而去了,坐了飞机似的。

“当长夏无事,遣暑林阴,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意,而青虫的宛转抗拒,则活像一个不识好歹的毛鸦头。

明确:写盛夏细腰蜂衔捉小青虫的情状,显得幽默风趣。



【举例二】试体会“夷人究竟可恶,偏要讲什么科学”一句的言下之意。

本句以统治者的口吻说话,不仅与全文幽默格调一致,同时也加强了讽刺议论的力量,达了作者的鄙夷之情。 【举例三】

“假使没有了头颅,却还能做服役和战争的机械,世上的情形就何等地醒目呵!这时再不必用什么制帽勋章来表明阔人和窄人了,只要一看头之有无,便知道主奴、官民,上下、贵贱的区别。并且也不至于再闹什么革命、共和、会议等等的乱子了,单是电报,就要省下许多


许多来。

明确:作者发挥了充分的想像,文笔简练犀利,寓意深刻,在轻松之中显出深沉的含意,深刻有力地否定统治者的荒谬和愚蠢。 【举例四】但他又“执干戚而舞”,则似乎还是死也不肯安分,和我那专为阔人图便利而设的理想的好国民又不同。陶潜先生又有诗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连这位貌似旷达的老隐士也这么说,可见无头也会仍有猛志,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

明确:歌颂了被统治者至死不屈、战斗不息的精神,有力地论证了“统治者的一切麻痹都是不能奏效”这一中心论点,同时又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或:在趣味盎然中使读者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感悟的陶冶)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对封建统治者为了达到统治目的所采用恶劣手段的揭露与辛辣嘲讽,对人民思想和行动上进行反抗的极大期待与赞颂。 【课后作业】

把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改写成一个单句。

有一天,他忽然发愁道,不知道将来的科学家,是否不至于发明一种奇妙的药品,将这注射在谁的身上,则这人即甘心永远去做服役和战争的机器了? 解析:画线部分包含三个短句,可将第一个短句作为主干。 参考答案:将来的科学家,是否不至于发明一种注射在谁的身上就使他甘心永远去做服役和战争的机器的奇妙的药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桥面已不止一次听到桥墩的抱怨了。

“出头露面,风光无限,那是站在他人肩上。”“飞南走北,连接两岸,那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桥墩没完没了,且话越来越难听。

经过十几年的碾压、风霜雨雪的侵袭,桥面有的地方露出了钢筋,有多处还穿了孔。桥墩也明显地感到桥面在不停地颤抖。过了不久,桥面又出现了多处裂痕。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津】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题目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构成。从材料的类型看,属于寓言类材料,审题时要由物及人。从材料的内容看,故事涉及桥面和桥墩两个角色,二者本为一体,是合作关系,共同构成桥梁,完成桥的使命;但材料中作为合作伙伴之一的桥墩却“不止一次”抱怨桥面“出头露面,风光无限”,桥面没有任何反驳,最终桥墩发现,在经历车辆碾压、风霜雨雪侵袭后,桥面早已伤痕累累。从感情倾向上看,桥面是应赞赏的一方,桥墩是应批评的一方。 经过以上分析,再联系“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立意:从桥墩的角度思考,可以立意“不能只看到成功者表面的风光无限,还应注意到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压力和付出”“在别人得到赞誉时,不要抱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默默奉献者应多一份赞许”等;从桥面的角度思考,可以立意“生活中风光无限的背后是默默的付出”等;从二者关系的角度思考,可以立意“成功源于团队精神,团队成员分工不同,缺一不可,精诚合作是成功的保证”等。总之,材料的核心是桥面和桥墩的矛盾,我们的作文立意要以解决这一矛盾为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f5f266cfc789eb162dc8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