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研究

2022-06-14 00:35: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研究》,欢迎阅读!
工作研究,环境卫生,整治,农村,综合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基于对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探讨研究,首先要明确农村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与导致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原因相结合,对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得出有关部门与相关人员需提高人们的环保卫生意识、提高资金投入的力度以及促进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三点对策,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村环境;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引言

身体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必然要求,人的身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质量。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容乐观,特别是农村地区,整体形势仍待改善。

1农村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垃圾随处丢弃问题严重

农村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十分可观,各家各户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整洁有序的目标,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更是注重卫生打扫,但其对公共区域环境保护的意识就比较差。特别是在赶集或举办文化活动的情况下,结束后遗留在公共场所的垃圾根本无人清理,另外,路边车窗抛物的问题也需要妥善处理。 1.2饮用水来源单一、水质卫生状况差

目前,农村地区供水方式有集中式、分散性及自来水。大部分地区已采用自来水,但仍有部分农村地区采用沟塘、井水、水窖等未经过处理工艺的水作为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较差。

1.3尚未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标准体系

我国部分农村已经构建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体系,从基础设施管护、公共服务提供和服务评价与改进角度梳理了社区服务、环境卫生、文体设施等方面的标准明细。此外,部分农村构建了农村人居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的标准体系,但目前,对于农村人居环境中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建设、农业污染控制、村庄规划、管理和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和研究,缺乏顶层设计,尚未形成科学合理、先进适用的标准体系,没有梳理出目前的标准现状,以及合理规划需要制定和实施的标准项目明细。 2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的有效策略 2.1提高人们的环保卫生意识

各类垃圾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农村居民,与此同时,他们也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是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受益最大的人群,但实际上,现如今多数农村居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其思想观念依然停留在陈旧、落后的年代,还有少部分村民在文化素质低、卫生意识差的情况下,丝毫不考虑环境卫生问题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有关部门与相关人员若想全面展开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与总体素质的首要问题,是从根本上改变其卫生观念。相关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在农村地区广泛宣传;也可以制作标语挂在村民生活生产密集区,使居民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使用村村响广播系统,宣传中央有关政策与相关知识。经实践证明,此做法一方面能有效提升村民的环境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增强村民对环境卫生与健康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自觉的健康卫生习惯。

2.2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加强后期的运营和维护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是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环境卫生条件造成的,所以要加快农村水厂建设,完善消毒工艺,加强对水质卫生的监测,确保饮水安全。同时做好前期宣传引导和资金支持,加快无害化厕所的建立与科学管理,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有效杀灭粪便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卵,减少粪便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传播。 2.3促进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部分农村地区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由于乡镇级并未设立专门的机构,很多环境安全与污染问题都无法高效率的处理,因此,多部门间衔接与协调力度的加强还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由县农业农村局创建农村环境工作组,为畜牧、环保、安检、公安以及城建各个方面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另外,有关部门也可以在乡镇设立专职岗位,进行相关人才队伍的重点建设,在落实合理检查制度的基础上,杜绝推诿扯皮与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确保美丽乡村与环境优美乡镇的更好建设。 2.4完善机制,保障长效

环境整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形成一种长效持久、群众自觉的环境卫生保护提升机制。着眼于管控提升。可以建立各级路长制, 各路长针对自己的责任田,加强日常巡查,通过对各责任田及两侧区域的精耕细作,结合四好农村路、美丽村道等工程,持续巩固和强化道路的靓化提升,做好沿线墙绘、小路提升等工作,确保道路同沿线环境相融合。着眼于督察提升。村道路长制明确村道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强化监督机制,针对部分落实不力、推诿扯皮的村道路长,严格约谈和问责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行为。着眼于氛围提升。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微博、宣传窗等线上线下媒介,提升全民环境大整治的氛围,结合群团改革省级试点,以及沥公益党建联盟志愿者活动,形成社会各界共建共管共享的新格局。同时,通过广泛开展文明劝导、垃圾分类、环境卫生保洁等工作,使村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2.5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强化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要对农村居民进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制定合理科学的农村卫生管理制度及配套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科普教育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知识,培养农村居民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到改善脏乱差居住环境的工作中。加强乡镇干部、乡镇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教育,使乡镇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带动村民共同进步。 2.6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广新型能源的使用

健康中国2030”中建设健康环境为目标,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进行规划设计,合理规划布局,严格控制建房用地,合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使中心村成为农村发展的趋势,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创造条件使农村建设、卫生城镇建设、健康村镇建设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完善垃圾收集清运及污水处理体系建设,深化改厕和病媒生物防制,推广使用清洁新能源。 结语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的核心所在就是生态环境,而社会发展对农村环境卫生的要求,也必然会向越来越高的趋势发展,农村地区对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大规模整改已是必然。而有关部门若能实现整改措施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为城乡居民传统生活陋习的改变起到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能使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在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多的贡献。时代的车轮依


旧在不断向前滚动,农村发展的前景广阔且不可估量,我们只有抓住新时代下的一切机遇,才能最大程度上推动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城市洮北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竞赛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J].吉林农业,2013(2):28-28.

[2]顾馨梅,水淑燕,张翔,etal.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农民参与问题初[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12(5):96-99.

[3]郑好,梁成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1019):223-226.

[4]鞠昌华,朱琳,朱洪标,等.我国农村环境监管问题探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

[5]王立友.德州市农村地区环境卫生现状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109362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