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教育随笔

2022-07-26 11:3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要写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随笔,为什么,教育

很多年轻的老师问我,教育随笔算是论文吗?晋职称的时候加分吗?我说,不是论文,可能也不加分。那为什么要去写呀?一脸的茫然,透着现实味十足的无辜。

是呀!为什么要写?——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显然很多人得到的是这样的答案,但是如果细想,这个理由恐怕空洞的连说出来的人也有些心虚。专业发展是一个经常挂在嘴边,却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仅虚,而且远。因为遥远,对老师们的吸引力也就小了很多,以此作为行动的目标,委实是有些不大合适。

所以,我想以最朴素的理由说一说:为什么要写教育随笔 给自己的生活留一点念想

刚刚参加工作没几年,亲见了一位退休老教师的落寂和痛苦。退休前,他是一个很敬业的好老师,教学成绩好,班级管理井井有条。退休后,闲着无事可做,天天都会跑到学校里,有时候帮着别人改改作业,有时候站在教室外呆呆地发愣,更多的时候是祥林嫂般地回忆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活。

我那时候……”这是开头,而一旦开始就会喋喋不休,弄得整个办公室的人都避之不及。我试着提议,能不能把那些故事写下来?他摇着头回答,都有些年头了,说个大概还行,写是写不出来了。没写过,手生;再说,也想不那么详细了。

那天,办公室的李老师正在处理一个犯错的学生,他一时兴起,也跟着教育了学生几句。没想到,那学生大吼一声:你都不是老师了,充什么能!只是这一嗓子,他所有的幸福和勇气都戛然而止。从此,他再也没有到过学校,终是抑郁着病倒,然后去世。

在一个以奉献为职业标准的时代里,教师被无缘无故地强加了许多非人性的行为准则。像春蚕、蜡烛这样的比喻,本身就是缺乏人道底线的表现;而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之流的赞美,则多多少少有些哄人的味道。这只能说明,社会缺乏理性,人们对教师的职业缺乏理性。在我看来,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岗位,更应该是一个能够不断获取的职业。如果一个教师,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和成功作为自己人生的欣喜,而忽略了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生活品味。那么,当你离开教师岗位的时候,你将会一无所有。

其实,教育里正在发生的那些或幸福、或心酸的事儿,就像是生命里璀璨的珍珠。如果不刻意收拾,就会散落一地,埋入黄沙,抑或泥土里,直至再也寻不见为止。而如果,你有心地把他们捡起来,珍藏着,穿成一串,你拥有的将是美丽的项链,挂在胸前,温暖的却是心儿。 把那些事儿写出来,放在博客里,夹在书页里。老了的时候,至少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随笔结个集子,即使不出版,也算是一个念想。或许,有了思想的你,可以在回味的时候,用时间的沧桑,把那些文字浸润的,更温暖,更温馨,更有味儿。

原来,习惯于写作,就是留给生活的最大念想,也算是做教育的同时,给自己的一个获取。 为自己搭一个比讲台大的平台

我始终认为,教育写作是一个大的平台,很开放,很包容,谁都可以进入,谁都可以拥有。 当老师的,都习惯了守护三尺讲台,总以为它足以演绎全部的风风雨雨。其实我们错了,一个迈不出讲台的老师,注定走不远,也站不高。

每一次讲课比赛,都是耗人心血的事儿。耗费了精力和金钱,演练了千万遍越讲越虚的套路,除了获取一个证书和满身的疲惫以外,成长,恐怕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并且,每次比赛的获奖名额总是一个定值,无论参赛的那个群体有多么优秀,一等奖就是那么几个,据说竞争是无比的惨烈,甚至是血淋淋的恐怖。最关键的,即使有幸挤上领奖台的那些人,如果没有写作的支撑,他又能够走多远?

而写作则不同,无数个杂志社,无数张报纸,无数个平台等着你的文字。只要你愿意写,无数个编辑的无数个标准,总会有一个适合与你的文字。发表了,有了动力了,写得多了,思考的


就深了。写作,其实就是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的过程。一个人,一旦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很多想法,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思想。 一个选择了写作的人,骨子里总会有一点恃才放旷的傲慢,有一点激扬文字的冲动,有一点放荡不羁的洒脱……而这些,恰恰是保证教育鲜活和生命豁达的精神气儿。也许教育写作,最大的底气,还是涌动在对教师成长的滋润和浇灌上。

其实,魏书生、李镇西这样的大家,他们成功的例子已经足以说明,平台是大于讲台的,并且大的多,也开阔的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1e6a0112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