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触摸传统家书的温度》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3-03-20 05:2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时代,触摸传统家书的温度》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家书,网络时代,触摸,温度,练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网络时代,触摸传统家书的温度

材料一:(被遗忘的传统家书)

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几乎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家书,那一张张曾经温暖人们心灵的信纸,正慢慢变得模糊起来。

曾有记者在500名大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制成的图表:

大学生与家人联系方式统计表 大学

生对传统家书的看法





材料二:(家书何以“抵万金”)

(《北京青年报》)电话、微信、QQ的确方便快捷,但似乎少了一点情感表达上的温度。亲笔书写家信恰巧可以弥补这一点。当书信连


接着母子、兄弟、夫妻,它便成为一个盛放思念和牵挂的容器,写信人用一字一句将其装满,当它呈现在收信人眼前时,依然热气腾腾。 李正中(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家书里最重要的就是亲情,在写信的时候,人们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而且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

材料三(传统家书将何去何从)

(国际在线消息)日本文化厅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认为应该亲笔写信的1019岁的年轻人的比例为62%3039岁的比例为57%与前一次调查相比,分别增长了1814个百分点。另外,1019岁的年轻人中有54%的人认为应该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

张海鹰(“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但目前的现实的确让人感到遗憾。很多年轻人连给自己长辈写家书和写求职信之间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让人觉得滋味复杂。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实际上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让人在家书和Email之间做选择,就像让人在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做选择一样。

黄桂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然而,人们会因书信对情感有着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48447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