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陈述

2023-03-11 01:0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毕业论文陈述》,欢迎阅读!
陈述,毕业论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叫*****来自*****班,,我论文的题目是《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本篇论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这期间,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我非常感谢他一直以来的精心指导,同时也对各位评审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论文的审阅和答辩表示不胜感激。下面我就把论文的基本思路向各位答辩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一、

选题缘由

流行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际中无处不在,它不仅可以反映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还可以反映出语言背后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所以对流行语进行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流行语是流行文化的必然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一般而言青年群体对流行文化和流行语的认同度比较高,在他们的语言中流行语比比皆是,所以本文主要是对使用汉语的青年流行语现象进行研究。 当代汉语青年使用的流行语不仅有语言学方面的意义,还具有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意义。青年流行语真实地传达了现代青年人的心声,反映了他们对世界和社会现实的看法,也反映了他们思维活跃度和创造力的提高.在其进行研究时,注意看到它的意义和弊端,在对其进行语言学上的认识时,也未忽视从其反映的青年价值观方面的一些问题来引起全社会的反思.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并未对所以青年流行语进行面面俱到的介绍,而是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种流行语即网络流行语、动漫流行语和高校流行语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指出了它们的特点,构成方式和产生后的影响,并且也研究了它们在表达青年人的心声,反映他们价值观方面的意义,对它们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进行了说明,以期得到更为全面的认识。

本文的不足在于限于篇幅的原因,在实例方面不是特别丰富,应该举出更多的实际语料。此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不够深入,没有上升到一定的学术高度,也是非常遗憾的。

三、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选定题目后,为了完成论文,我进行了资料收集,开题报告,拟定提纲,中期


检查,论文初稿、修改、定稿等一系列程序。在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汉语青年流行语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论文,这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中的专业论文.

四、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青年的定义,因为本文是对当代使用汉语的青年人流行语研究,所以必须先弄清楚青年的定义,本文在下定义时参考了多种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分类.这一部分确定了青年的概念,从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其进行了定义,指出了本文所采用的观点,即将18岁到30岁之间的人群定义为青年。这是全文研究的基础,全文研究的汉语青年流行语正是中国这一族群的流行语。

第二部分是对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进行的具体的研究和探讨.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当代汉语青年所使用的流行语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本文在对当代汉语青年使用的流行语进行研究和探讨时,并不进行排他性的分类,也不进行面面俱到的介绍,而是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与青年生活息息相关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流行语进行探讨,并进行自己的思考。因此本文着重介绍和探讨网络流行语、动漫流行语和高校流行语三种。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这三种流行语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对这几种流行语进行的研究和探索,并不是从使用范围上进行的科学分类,也不是说这些流行语形式没有重合之处,只是说它们较有代表性,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反思。这一部分主要考察了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反思。在考察产生的原因时,兼顾了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看到社会变革和青年人认识能力的提高对语言能产性的影响,指出这二者作为青年流行语产生的内外因,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在对汉语青年流行语进行反思的时候,注意看到它的意义和弊端,在对其进行语言学上的认识时,也未忽视从其反映的青年价值观方面的一些问题来引起全社会的警示.

第四部分是结语,总结了全文,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本文的结论是当代汉语青年使用的流行语不仅有语言学方面的意义,还具有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50099027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