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隐《樊南文集-李贺作诗》阅读答案翻译

2022-07-29 09:1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李商隐《樊南文集-李贺作诗》阅读答案翻译》,欢迎阅读!
李贺,李商隐,文集,答案,翻译

唐.李商隐《樊南文集|李贺作诗》阅读答案翻译

李贺作诗 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注释]①李长吉:李贺。唐朝著名诗人。②通眉:两眉通连。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④小奚奴:小僮仆。⑤距:同“巨”。⑥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⑦足:补充。

[文言知识]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旦 ②囊 ③辄 2.翻译:①能苦吟疾书 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3.理解: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

【参考译文】 44、李贺作诗

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辞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造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而就,就象预先构思、草拟过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轩过》,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 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 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参考答案】 44.李贺作诗

1①天②布袋③总是 2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 3.呕心沥血。








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58ebf1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