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2023-05-13 18:4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欢迎阅读!
高职,财务管理,应对,院校,措施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作者:刘晴云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2



刘晴云

(大兴安岭职业学院 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00)

: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财务管理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的筹措资金的渠道、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加强财务管理、监控银行贷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务管理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187-01

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自1996年及2002,我国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支以培养技能人才的基地、对推动我国高等大众化教育及经济发展已凸显出它的巨大作用。然而,由于发展迅速,扩大招生规模等诸多因素,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目前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迫切而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1 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缺乏是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瓶颈

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原来的中专院校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而升格所成。原来普通的中专学校在基本建设、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办学规模等方面相对较弱。为了扩大规模、改善办学环境和增加软、硬件设施等建设,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改善办学条件。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与学生部分学费,政府的教育投入有限,投入的不足和资金来源的单一,使得极其有限的经费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只能维持正常运转,难以拿出大量资金投入硬件建设,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更难以投入资金,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不能改善,尤其是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资金匮乏,实训场地无法满足学生技能操作,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率低,导致学院招生困难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院的发展,因此,资金缺口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重要瓶颈。

1.2 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人员培养重视不高,导致财务管理质量难以提升

高职院校普遍注重对教师和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而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对财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财务计人员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财务管理人员中有个别的非专业人员,仅能应付简单的重复的财务工作,制约了财务工作的前进和发展,尤其是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缺少,是影响高职院校财务核心作用难以很好发挥的主要问题。

1.3 预算管理弱化,重核算、轻管理,资金使用效益低

预算管理弱化的直接结果导致部门之间的责、权、利不明,虽然有的高职院校编制了综合预,但也仅是为了向上级部门争取经费,忽视资金预测及调控的管理意识,使预算流于形式、成为


一纸空文。不少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仍停留于传统的“报账型”会计,习惯于“记账”、“报账”、“算账”,仍未向“管理型”会计转变,财务管理工作比较被动,不能很好地发挥对全校财务活动的指导作用,无法为领导和各级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难以适应学校日益发展的需要。

1.4 计划经济体制下,导致成本效益观念缺乏

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上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运作,上级拨付多少钱,校就办办多少事,导致成本观念缺乏,不重视资金投入后产生多少效益,多数是盲目投入建设。另外有些高职院校在考虑建设项目时,很少分析项目建成后能产生多少效益,而是大量设施投入,致成本大,取得的效益却很少,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资金投入时不精打细算,财务管理的核心和引领作用没有发挥,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普遍不重视教育成本核算,成本效益观念不强,缺乏经营意识造成的。

1.5 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盲目贷款扩大规模

很多高职院校为了短期筹措资金,扩大学校建设规模,改善学校办学环境,提高硬件建设速度,在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和生源较少的情况下,为了尽快筹措资金,不得不盲目地从银行贷款,以其在短期内建成标准化学,吸引生源扩大规模。虽然暂时由此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学校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对外筹集资金及使用资金的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缺乏风险意识,不重视自身情况,盲目贷款,贷款以后又不注重资金使用的管理或投资项目的管理,造成项目效益低下,还贷困难,由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财务状况恶化,财务风险加大,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2 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几点措施

2.1 掌握国家政策,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财务部门要及时掌握国家教育部门、省教育厅及地方财政部门的重大决策,积极争取财政拨,稳定经费来源。从当前形势看,财政拨款仍是我国高职院校筹资的主要渠道。财务部门要积极协助院领导和各部门认真规划,加强预算的科学性、可信赖性。各部门要领会国家、省、地政,根据部门发展和建设需求,通过申报项目等方式来争取财政拨款,依法筹措资金。

2.2 高职院校应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应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列入学院的培训计划当中,有的放矢地分批、分期培训在岗财务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培训接受新的知识和前沿的管理理念,使学院的财务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迈进。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决定学院能否健康、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此院校领导应充分给予重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2.3 转变观念,逐步把高校会计工作从“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

首选,各级领导要领会国家政策,转变观念,使高校的会计人员从核算会计转变为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人员,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再提高一步,在组织上必须落实,在工作上必须敢闯新路,在方法上必须充分利用会计独有的财务分析手段,在作风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开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使简单重复的“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迈进。

2.4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财会人员必须根据法律办事,尽职尽责,保证财政制度、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保证国家财产不受侵犯。财务部门要及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合理安排资金,在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了防止不正之风、财会人员必须把好关,要做到事前监督,中监督,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2.5 权衡利弊,控制、管理银行贷款,提高规避风险意识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预测和分析学院未来的承受能力、偿债能力的前提下,适度向银行贷款获取建设资金,满足学院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另外,财务部门应加强对信贷资金的宏观调控,严格信贷审查管理。在贷款办理过程中,严格贷款管理中的各项手续;在贷款资金到位后,应跟踪监控联办学院对项目贷款的使用状况,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规避风险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bc7712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