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红色政权的创建教案 中图版

2022-05-17 05:5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3.3 红色政权的创建教案 中图版》,欢迎阅读!
图版,政权,教案,红色,创建



3 红色政权的创建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1)知道南昌起义,能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2)了解中国共产党朱德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2)能够说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领导创建红色政权的主要史实及其主要贡献。 2、过程方法与能力

1)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课堂上能够结合图片进行讲述。 2)看地图能够介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主要地点和进军路线。

3)通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内容的学习,能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党和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坚持革命斗争的伟大创举,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2)深刻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缅怀和学习革命先辈们鉴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①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进行分析、比较。这两次起义为党探索中国革命的新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理论启示从整体上把握其历史地位,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井冈山会师。 难点①毛泽东等人为什么要领导秋收起义的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应结合所学知识,从井冈山的地理、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惊醒综合分析。②毛泽东等人为什么要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因为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情况下,加上起义部队遭到严重挫折,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而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教学过程与方法: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复习: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蒋介石发动了暴力屠杀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入新课: 想一想,大革命中中共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中共有自己的军队吗?为什么我国将建军节定在南昌起义的纪念日呢? 【感知历史,感悟历史】 一、南昌起义:

本目要从以下四方面让学生把握课文。 1、南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暴力清党,以极端残酷的手段镇压革命人民,从1927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达31万多人。

1




提出问题:你认为从大革命的失败中,共产党人应该吸取什么教训?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共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南昌起义的过程: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起义的领导人。指导学生看书: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19277月下旬,中共派周恩来担任南昌方面的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筹划和领导这次起义。721日,周恩来由武汉秘密到达南昌。26日,贺龙、叶挺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和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开进南昌。27日,周恩来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成立了由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的起义总指挥部,部署起义计划。

然后,鼓励学生讲述南昌起义的经过。812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直接掌握和影响的军队两万余人在南昌宣布起义。由于部署严密,对敌军进行突然袭击,仅五个小时的激战,就全歼守敌,占领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下辖三个军,任命贺龙为代总指挥,叶挺为代前敌总指挥。一支由无产阶级独立领导的军队诞生了。83日至7日,起义部队按照预定计划,相继撤离南昌,经过赣南、闽西,直奔广东潮汕,途中遭到优势敌军围攻而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进人梅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移到湘南开展游击战。

3、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你能说出:为什么我国将南昌起义纪念日定为建军节吗?8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光荣节日。

4、南昌起义的教训:受俄国革命模式的影响,起义以夺取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为目标,没有深人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 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首先,让学生介绍一下井冈山的地理位置。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高中心城市,四周都是产粮区,很利于军事割据。指出:井冈山的便利条件是在此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客观原因。 然后,提出问题:什么原因最终迫使中共决定以井冈山为革命根据地的?直接原因是秋收起义的失利。继南昌起义的失败,秋收起义的失利再次证明了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在中国是行不通的。1927920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开始了向井冈山的战略进军。29日,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0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讨论和决定了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议。27日,部队抵达井冈山的中心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2、井冈山会师。

鼓励学生起来讲述:“井冈山会师”。1928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留下的部队和湘南暴动后组成的农民自卫军到达井冈山,在宁冈著市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师。

3、看书70面出示的材料,思考: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材料中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提出问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采取什么措施打退敌人的围剿?192854日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在根据地,红军采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迫”的游击战术,多次打退敌军对根据地的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湘赣根据地。

2




讲一讲:组织学生讲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影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它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终会形成“燎原之势”。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bf897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