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四世同堂》

2022-04-13 03:3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读《四世同堂》》,欢迎阅读!
四世同堂

我读《四世同堂》

“小羊圈里,槐树叶儿拂拂地摇曳,起风了。”——读罢最后一句话,合上书,正值立春日。内心澎湃,感动、屈辱、愤慨,又隐隐透着一丝的喜悦。正如这刚刚历经了隆冬的大地,毕竟希望已经不可阻挡地到来。

《四世同堂》立足于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等日军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下,描述了北京小羊圈胡同中祁家人四世同堂的生活,生动形象、真真切切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物的荣辱浮沉和生死存亡。小说记述了日寇侵华、北平沦陷后人们的悲惨生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也反映了人们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弘扬了中国人民在强敌面前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别是惶惑、偷生、饥荒。老舍先生用高超的艺术功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这是一部歌颂了抗日战争中人们顽强抗敌的可贵精神的伟大著作,是一段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是一部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

这里没有刀光剑影、炮火连天的战争场面,没有鲜血横流、尸横遍野的悲壮场景。同样是艰苦抗战的时代背景,老舍先生给我们呈现出的是北平人平淡朴实的生活在侵略者的吞噬下扭曲与惊变。有的人坚守着,有的人迎合着,有的人反抗着。。。。。。佩服先生的笔法,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精神。中国人能忍,有人受尽封建礼教的摧残,却依旧顽固不化;中国人懦弱,有人会轻易地受利益诱惑卖国求荣。但就是这样一个拥有百态人性的国家,却


在敌人的枪口下,虽然步伐很慢,但最终拧成了一股坚韧的绳!正因为我们自身劣根性也同时被赤裸裸地揭露,我们才看到这个不算荡气回肠、不算激情昂扬的故事中人性最本质的善与恶,看到了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灵魂安放之所。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战争不仅改变了每一个人的心态,也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惧怕打破古老陈旧的舒适枷锁,就只能放弃尊严、放弃生命、放弃希望。祁老人,内心一念的都是四世同堂的圆满与平静;瑞宣,空有满腹大胸怀,却始终迟疑地游走在尽忠与尽孝之间;瑞全的果断坚毅始终是全书的希望所系,也是身处黑暗的人们内心的光亮;钱老人,一位只画画养花的老先生在战争的洗礼下开始勇敢地直面敌人;也有瑞丰、大赤包。。。。。。同时在最残酷的敌人的铁蹄下,上演着民族的耻辱和劣性。一面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另一面是庄严巍峨的紫禁城在世事变迁中岿然不动。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教给了我们柔、静、忍,更告诉我们人的尊严不容侵犯!贪图名利、奢华,灵魂的空壳不可活!贪图苟安、侥幸,行尸走肉不能活!不做人生路上迷茫的前行者,毅然崛起才是生存之道!

重读本书的名字——《四世同堂》老舍先生这部“从事写作以来最长”“写作历程最艰难”的小说,是在向我们昭示一个真理:要有打破根植内心千百年传统礼教桎梏的决心,才能真正维护我们永远的家园。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e3967c00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