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千里寄相思——古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赏析

2022-04-16 18:12: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古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词,千里,月亮,意象,赏析

明月千里寄相思——古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赏析

摘要:月亮挂在夜空,离我们那样近,又那样远,始终可望而不可及。这中间隔着的,是文化的距离,是情思感悟的距离。也许,透过下面对古诗词中有月亮意象的相思情歌的赏析,我们可以看清月亮的复杂表情,缩短与月亮之间的心理距离,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月亮 相思 意象

傅绍良在《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与哲人风范》一文中这样说过:在情感寄托阶段,月亮已由独立的客观景物内化为人类情感的组成部分,创作主体以象征、移情等手法,将自我感情倾注到月亮意象上,主客体通过某种特定的感情活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相思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一、有离别和思念的相思。白居易曾叹息商人重利轻别离,可生性浪漫的诗人们正好相反,常常为生离死别而叹息不已。不管是与亲人、友人、恋人还是与故国家园的分离,当时的情怀都会在诗人心中久久萦绕——成灰亦相思,从而创作出大量的离怀诗。早在诗经《陈风·月出》中,月亮就已经用来寄托恋人间的相思之情了,可见这一象征意义的渊源之久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则将相恋中的男女心态逼真地描写出来了。二人相隔很远,心中爱的语言不能直接地向对方表达,只能望着月亮排遣相思之情。杜甫在他的《月夜》中也曾写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一开始是既突兀又形象:诗人身在长安,不写长安的月夜,却突然写起鄜州的月色;不写自己怀念妻子,反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种写法超越常规,但仔细品味,却很有一番深意。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思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想念自己,所谓月圆人不圆,这是夫妻离别后的共同感叹!诗人通过望月把自己真挚而凝重的相思之情流露无疑。借月抒发相思之情的作品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南宋吕本中的那首《采桑子》了: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作者写一位思妇夜不能寐,独立江边楼头,对着一轮明月,产生了无尽的离愁。同是一轮明月,它有着皎洁明亮、南北东西处处随人的特征。可恨我的夫君,他却不能像这轮明月,总是离家别妇远走他乡,让我独守闺房、孤单寂寞。

二、有对故乡和友人的相思。在众多的诗词中,诗人思乡、怀友的情思常寄托与明月,真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思念化作奇思妙想,请明月清风代劳去夜郎转达自己的问候,寄托自己对老友的牵挂与思念,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

三、有边塞相思。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诗人


们利用这种情结自由地创造了月和边塞相行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例如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深挚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所见的月下景色。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样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四、有寓意相思。如曹操在其《短歌行》中有这样的诗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人把明月比拟成他所思念和向往的贤才,他感到思念和向往的贤才不能为自己所招纳,正像天上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及,可爱而不可掇,因而使他心中的忧虑之情如永不止息的流水。这更表现了诗人招贤纳士、思慕人才的迫切心情。

月亮,融会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情感,带着浓浓的印记与我们常相随。特别是月亮圆缺不定,在离人眼中、心中,缺月割人愁肠,圆月更惹人心伤。无论月相如何,离别之苦,相思之泪,在流泻的月华下,绽放出美丽的光芒,散发着醉人的芬芳。作为中国人,能读懂月亮背后的相思情,也算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许亚琦 浅析唐宋诗词中的含义.2009 [2]虞武琴 论古诗词中月的意象.201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ea5250e2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