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焦裕禄》观后感(2)

2022-09-17 13:0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影《焦裕禄》观后感(2)》,欢迎阅读!
焦裕禄,观后感,电影



焦裕禄为什么如此受人民爱戴?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黄敏



2014415日下午,我观看了电影《焦裕禄》,感触颇深。虽然以前也大概了解焦裕禄的感人事迹,但是通过观看电影,却能让我更好地走进焦裕禄所处的那个时代,更好地走进他的工作与生活,走进他的内心,更深刻地了解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焦裕禄死后为什么能出现“万人空巷”的场景?居然有近十万群众自愿赶来,组成一支浩荡送葬队伍,将焦裕禄骨灰送回兰考?这并非因为他是兰考县的县委书记,而是源于他那伟大的人格魅力,源于他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高尚行为,源于他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做法。

1962年冬,被任命为兰考县委第二书记的焦裕禄走马上任。兰考县地处豫东大平原黄河故道,是个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的老灾区。焦裕禄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年,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他看到火车站上挤满外出逃荒的饥民,大街上成群结队的乞丐,心情十分沉重。

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焦裕禄立即深入基层,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制订出治理肆虐兰考百年之久的风沙、水涝、

1




盐碱三害的方案。为此,他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20多个大队。

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春天,正当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焦裕禄同志的肝病也越来越重了。514日晨,焦裕禄因“肝癌后期,皮下扩散”与世长辞,终年42岁。他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献给了广大人民群众。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没有死,他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里!

今日,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身不离劳动、

2




心不离群众,艰苦朴素、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就是要学习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困难的精神!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0e52ac84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