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形合与意合

2022-05-25 05:0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英汉对比研究——形合与意合》,欢迎阅读!
英汉,对比,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英汉对比研究——形合与意合

作者:田雪晴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1

摘要: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二者在表达方式上有很明显的区别。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关系词和连接词,汉语却少用甚至不用这类词。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更注重隐形连贯,注重时间和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意役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对比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形合;意合;英汉对比 一、衔接方式

英语和汉语在衔接方式上的主要区别就是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与汉语相比较,英语更注重形合主要表现在,英语的词类区分和词语的形态更加丰富多样。英语句子的结构关系通常用连接词或连接手段来体现。在英语语言的使用中对句法和形式的要求也相对严谨。与之相反的是,汉语更注重意义上的契合。汉语的语言文字没有形态上的变化,也没有明显的词类之分。在汉语语言的使用中对句法和形式的要求不是很明显。汉语的词语意藴丰富,词语可以相对随意的自由组合。从整体的语句来看,汉语语言的使用者对语句的理解更依赖语境。讲汉语的中国是高语境文化。在高语境文化的环境下,交际语言更依赖于交际语境,而不是交际语言本身。所以汉语中对于衔接手段等形式上的贯通不是十分注重,更注重的是语义上的贯通。所以汉语的结构通常比较简单明了,仅通过对有实在含义的汉字进行组合,就能传达想要表达的意思。比如中国的四字成语等等。而英语的使用者,通常来自欧美、加拿大等低语境文化环境。低语境文化的环境下,交际语言相较于依赖交际环境,更依赖交际语言本身。因而对语言本身的形态变化和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更高。

例如,“If you don’t comeI will not leave.”“你不来,我不走。这里英文中使用的“If”就表现了从句与主句之间假设和判断的关系,汉语则没有使用任何连接词,而且丝毫不会显得突兀,反而让人觉得简单明晰。由此可见,英语是以形合为核心的,而汉语则是以意合为核心。 二、形合及语法型的英语句子结构

一般来说英语更强调语言结构的完整性和形态的严谨性,句子结构更注重语法,且语法关系较为严谨,语言表达比较缜密。从语法角度来看,英语重形合表现在英语在造句时通常采用多种形式的组合方式。

首先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连接词,词组,分句或从句的连接词和关系词。句子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大多数有确切的关系连接词,他们能清晰的将逻辑关系展示出来,更注重显性连接和句子的形式,注重以形达义,句子结构比较严谨和完整。英语连接词既是一种词汇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1e401e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