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议题思考

2023-05-09 22:2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议题思考》,欢迎阅读!
社会工作,本土化,议题,传统文化,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议题思考

【摘 要】 社会工作起源在西方国家,是西方国家基督教和哲学人本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社会福利思想等西方文化思想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专业理念和专业价值,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最重要的部分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因为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遵循内生外生双重因素的作用,并且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有采取借用外来其他文化的重要的部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差别和差异。文化所存在的基础也不一样,这导致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存在一些价值观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会福利,人际关系,价值观等问题上存在着很多差别。 【关键词】 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本土化 中国传统文化 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社会工作价值观来已产生的深层价值观。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确立,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正式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现实。因此,本次研究在促进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俄同时,也促进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也最终可以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的向前发展。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灵魂,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服务活动的精神源泉。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源于人文主义,实证主义和乌托邦思想等,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尽管岂不缓慢但相当迅速,充分开发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进程的推进时极为重要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福利观念,宗教慈善思想方面存在差异 社会福利观念和宗教思想是社会工作价值观渊源的重要方面,两者都与中国社会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早在1601年,英国便有了举世闻名的,且在当时被为最完善的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尽管该法案在急救穷人的同时,也是为了加强社会控制,但是社会福利国家的核心在与其福利的社会性,极少数人享受特权的福利,而多数人还是享受平等的福利。而我国的福利思想源远流长,如儒家思想的民本”“仁政好人大同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等。 2.个人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差异 社会工作所关注的第一个因素是的问题,即把个人的价值,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价值观是重视社会,轻视个人,强调整体,忽视个体,个人利益是为集体利益服务的。从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人总是被称为家庭成员之一,或集体和社会的一份子,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或社会的利益。所以在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发展本土化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价值观问题不同导致的各种文体,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3.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特征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之间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是人情,人伦,人缘三位一体的结构。中,人情是核心,它决定了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情理观念而不是理性观念。在中国遇到问题就要靠情感交流,调节等表面上的解决问题,主要考虑彼此之间的情理,子和情分来解决问题,而在西方在处理问题是主要靠理性的观念,法律,原则等理性的方法来解决。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化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面子问题,讲情义等价值观与社会工作本身的理性的价值观中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问题对策及建議 1.要倡导积极主动的助人取向 在社会工作案例分析过程中得知,在社区做社会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于进入社会区居民的家庭,难于让有困难的居民主动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这是因为中国人不论是家庭问题还是个人情感问题都保持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各扫门前雪,记不希望外人来管自己家内部的事,也不插手别人的分外之事。这多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所造成的,一般来说,以个体意识为思想内核的民族多半国民性格比较外向,以群体意识为思想内核的民族多半性格内向。中国人的群体意识里存在着巨大的背部空间,以群体为单位,主要解决的就是内部问题。 2.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优势资源 作为一种专业的本质属性,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尽管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国


情区别于西方国家,但在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受任何文化价值观影响的共享部分。因此,在引进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同时,必须寻求其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契合。然中国社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急速的现代化过程之中,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仍有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优势资源,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社会工作本土化,让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大地上发展光大。 3.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社会工作价值观应立足于我国传统人本思想,收借鉴西方个人主义观念,以我国传统人本思想为契合点,中国传统文化与起源于西方社会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相融合,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增强自身东方色彩,中国式话语向人们传达社会工作本身的价值观,这有利于我国民众对社会工作价值观产生亲切感,从而加深人民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认识。并且更好宣传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融合,更好的发展社会工作本土化。 参考文献: 1 冯霞.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9.10. 2 付再学.文化对话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工作.2008.1. 3 李少林,高文侠.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建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7. 4 黄春梅.试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哈尔滨学院学.2007.7. 5 杨辉.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文化养注.社会工作.2007.10. 6 王思.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浙江学刊.200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269d8f00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