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反思

2023-01-07 02:0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比例尺,下册,人教,反思,年级

《比例尺》教学反思

文家店小学 颜丽芬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会进行

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等,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为了吸引学生,我采用谜语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一条谜语,猜一猜,它所描述的是一件什么物品?(示谜语:千里之遥现于咫尺;方寸之间妙绘神州)学生兴致高昂,纷纷参与其中。有学生马上猜出:地图。我把准备好的中国地图向学生展示,并抓住谜面中一个关键词语“妙绘”提出问题: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广阔土地为什么可以画在这么一张小小的纸上呢?他是利用什么妙法绘制出来的呢?从而引出“比例尺”

接着探讨课题,学习新知。同学们有针对课题提出了不同的疑问: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比例尺有几种?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一样吗?可以量物体吗?比例尺有什么作用?等有价值的问题。这时我趁势追击,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反馈展示,相互交流达成共识。最后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加深和巩固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觉得,这节课学生学的还是比较轻松的:无论从学生学习新知的状态,还是参与程度,都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一些概念性东西的总结环节,学生学的很主动,学生在整堂课中反应积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认识了比例尺应用,真正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使学生由“要我学,我厌学,我懒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我勤学”,从而上升到“我活学,我巧学,我乐学”的境界。同时在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智慧作用。而且,比例尺的转化和有关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是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


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在教学中对于重点的把握还是可以的,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我根据《比例尺》与生活间密切联系的特点采用从生活实例导入,再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需。如利用媒体的教学手段,课件展示的地图、建筑平面图、零件图等生活素材,让学生倍感亲切、熟悉,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教师、学生、媒体有机融合、相互补充,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只是在这节课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感觉到对于教材的拓展方面还有一些欠缺,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所以在这方面还需努力,而且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知识点多,理解起来比较慢,掌握起来还有些难度.比如:学生把线段比例尺“050千米”转化成数值比例尺时,会把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50千米理解成图上1千米代表实际50千米,从而把比例尺写成150.所以,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有关注意事项,不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的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的数学不仅仅是数学课本枯燥无味的数学题,它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一节课是否上得好,并不是因为这位老师上得有多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真正掌握了才是真的好。作为一位数学老师,要不断地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课堂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还要自我加压,不断磨练,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28302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