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说课稿2

2022-03-20 22: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短歌行说课稿2》,欢迎阅读!
短歌行

《短歌行》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诗三首之短歌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歌,本单元安排的是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短歌行》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作品。诗以“忧”字统领全篇,写出诗人为何而“忧”如何解“忧”从而表达希望能够招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学习本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内容及情感的方法,为以后学习诗歌及高考诗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内容,理会诗人借比兴手法表达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掌握相关诗歌鉴赏技巧并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借助影视作品和名家讲坛,通过学生自己的反复阅读和独立的问题探究,学习总结诗歌内容和表达感情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体会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 说学生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平行班学生。他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学习了相应的诗歌单元,虽然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初步掌握了读诗的基本方法,但是由于基础等原因还未能形成系统的鉴赏诗歌学习方式,甚至基本方法都未能彻底掌握。同时,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诗歌,诗歌语言上的障碍和时间上的跨度加之学习现状等对他们来说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三、 说教法

鉴于学生的实际基础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学生感知课文进行原始理解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也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俗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多媒体教学法:学界对三国及曹操的演义和讲解相当丰富,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现作者和短歌行(特别老一部三国中的短歌行是附乐而唱的),为学生创设情境,用直观代替讲解。



3.讨论点拨法:本文文眼是“忧”字,因何而“忧”?诗歌中的“忧”要


想引起贤人的共鸣和感同身受,必得使用些诗歌技巧和手法方显曹操文学底,那些技巧和手法?两个问题涉及诗歌内容情感和诗歌手法技巧,先为学生思考指明方向,由其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来完成。

四、 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1. 导入新课(问题导入)

幻灯片展示:曹操是何许人也?字是?小名是?曹操之所以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



2.全班齐读《短歌行》

强调: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是根据歌唱时音节的长短的不同而区别的。长歌慷慨激烈、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短促、微吟低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学习本课,验证是否具有这些风格。



3幻灯片正字音后,再齐读课文,纠正首读的错误,展示并讲解重难点字词。5合注释自行默读并翻译诗歌,初步感知情感:

分组讨论:本诗着眼于“忧”字,因何而“忧”?从诗中找出相应的诗句,并指出“忧”什么?

忧人生苦短,忧贤才不来,忧壮志难酬。

例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4.曹操的这种“忧”,有没有找到一种解忧方法?

明确: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是杜康真的能解忧吗?不能。因为这时的曹操赤壁战败,分析其原因是没有贤才的辅佐,表面是杜康解忧实则贤才才能解其忧。(幻灯出示诗歌背景材料。



5.诗歌中的“忧”要想引起贤人的共鸣和感同身受,必得使用些诗歌技巧和手法方显曹操文学功底,那些技巧和手法?

6.上节小结:

文章语言准确、简练、明晰,文章表现有力,慷慨悲凉,符合建安风骨特征。

“忧”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

7.继续推进下节文本研读,从诗歌内容和修辞上继续把握诗歌情感,按照前面的程序,由学生自行分析和完成: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手法:比喻。明月代指人才,写的是求贤不得的忧愁。

8.下节问题设置:

1)下节曹操还是在反复说什么内容?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当时天下人才是否被伯乐所用?文中哪句侧面反应出人才的现实生活状况?

3)曹操的“忧”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自己的理想:建功立业

9.总结诗歌

这首诗巧用典故和比兴的手法,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曲折反映。

曹操“忧”的是人生短暂、人才未得和功业未就,都是为了表现他想统一天下的壮志。

曹操由宴飨宾客的极乐,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然后自我排解、自我振作,希望能揽尽天下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壮志。这种政治性的愿望完全熔铸在抒情艺术当中,以情理景完美统一的方式表现出来。



10.仔细听和看老版《三国演义》里曹操吟唱《短歌行》的片段,再跟读录音。

11.通过《菊花台》歌词,谈谈比的运用

六、说作业

1.背诵诗歌

2.《品三国》里有对曹操的详细解读,曹操是个怎样的人?认真观看之后写出你的认识和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38df89960590c69ec376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