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2022-08-26 14:0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欧阳修》,欢迎阅读!
欧阳修





一、生平

欧阳修(1009-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将士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等职;之后任监察御史、馆阁校勘官等职。景祐三年(1036)因同情范仲淹遭贬,写信切责谏官方若讷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令。后回朝任太子中允、龙图阁直学士等职。后又被贬知滁州、转知扬州。回朝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是北宋论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倡导古文,主张文章明道、致用,并奖掖、提拔后进,唐宋八大散文家中宋代五位大家都出自他的门下。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以散文创作造诣最高。他的文章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遵循法度又委婉巧妙,议论纡舒有致又富有内在逻辑力量,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又十分严密。他的《醉翁亭记》《乐亭记》《泷冈阡表》《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都是传世佳作。他独撰《新五代史》、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著《集左录跋尾》十卷,再创金石学的风气。有《欧阳文忠公集》

北宋王朝建立以后,一直采取满足大官僚地主政治经济利益的政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尽享免役免税等特权。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集中,北宋统治者集团日益腐化,对劳动榨取更加残酷,国内矛盾日益尖锐。在民族矛盾方面,北宋王朝不但不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反而忍受耻辱,长期向辽输款纳币,以求苟安。作为知识分子的欧阳修敏锐地看到了北宋王朝存在的危机通过李存勖影响的典型事例,希望能引起宋朝统治者的警戒,忧劳兴国,决不能再走后唐庄宗逸豫亡身的老路。其借古讽今,对症下药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

二、散文创作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特点有三:1、文体多样,议论、叙事和抒情兼备;2、采“古文”与骈文之长,融成新的风格;3、富于变化,开阖自如,具有和谐的韵律感。

欧阳修的政论散文,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不仅富于现实意义,而且语言婉转流畅,是“古文”中的名篇。

散文创作


最能体现他散文成就的是记事兼抒情的作品。他的这类散文,无论状物写景,或叙事怀人,都显得楚楚动人,如他最著名的《醉翁亭记》,写滁州山间四时的景色和早晚的变化以及人们游玩山间的情景,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抒发了一种解脱束缚后,从容怡然而又怅惘若失的情怀。《醉翁亭记》连同他的《鸣蝉赋》《秋声赋》一样,都保持了骈文注重声律辞采的特点,散文句法的加入,又使得文章节奏变化协调、舒敛自如。

简约有法的叙事、迂徐有致的议论、曲折变化的章法、圆融轻快而无窘迫滞涩之感的语句,构成了欧阳修散文含蓄委婉的总体风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d4cc4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