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原文翻译作者介绍

2022-10-26 14:1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原文翻译作者介绍》,欢迎阅读!
苕溪,原文,翻译,作者,介绍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原文翻译作者介绍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原文翻译作者介绍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作品介绍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的作者是刘长卿,被选入《全唐诗》的150卷第27首。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原文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作者:唐·刘长卿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注释

①诗题全诗校:“一作答秦征君徐少府春日见集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六言。”苕溪:在湖州乌程县南。两岸多生芦苇,故名。见《寰宇记》九四。梁耿:中唐书法家。见《书史会要》五。

②此句全诗校:“一作清溪落日初低。” ③落日:全诗校:“一作惆怅。”解携:犹言分手。 ④向:全诗校:“一作去。”

⑤前溪:湖州乌程县有前溪,自铜观山流入县境。 ⑥惆怅:全诗校:“一作独恨。”长沙谪去:用贾谊事。 ⑦芳:全诗校:“一作春。”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翻译

一个晴朗的日子,斜阳低挂在天边,一叶孤舟载着友人离去,此刻是何等令人惆怅!鸟儿在平旷的`原野上远近地飞翔,好似人随流水各奔东西。

愿白云将自己的思念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愿那一轮明月载着我的愁思随着溪水带到友人的身边。友人贬谪去的苦恨让人难以言状,就如那江边繁茂的春草一样杂乱而无际。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1~756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7~758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繁体对照 150_27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劉長卿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 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雲千裏萬裏,明月前溪後溪。 惆怅長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f312c2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