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复习稿

2022-08-06 01:0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石潭记复习稿》,欢迎阅读!
小石潭,复习

东山中学 四维学案 2013中考复习 文言文过关 编者:张红梅 抱一居士 2013410日星期三

小石潭记(柳宗元)中考复习手册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 原文: 如鸣珮环, 心乐之。

译文 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原文: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译文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 原文: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译文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原文: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

译文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 原文: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译文:(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原文: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原文: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译文: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 原文: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是在和游人一同欢乐。

原文: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原文: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原文: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译文:坐在小石潭上,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原文: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译文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原文: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译文: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原文:同游者:吴武陵,龚古, 余弟宗玄。 译文: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原文: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书下注释】

1 篁竹:竹林。2、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格外。5、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6、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7、坻:水中高地。8、屿:小岛。 9、嵁:不平的岩石。10、翠蔓:翠绿的藤蔓。

1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意思是(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2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3、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1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在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15、佁然:呆呆的样子。16、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17、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8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

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19、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20、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21、悄怆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忧伤的样子。22、清:凄清。 23、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一、文学常识】

柳宗远(773819),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顺宗永贞远年(805)他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失败后,他被贬谪永州,后又转柳州,直至死在那里。故又称“柳柳州”。

本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在永州,作者一住就是10年。作者为了排遣郁闷,搜奇觅胜,放情山水,写了许多水游记,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心胸气度寄托在里面。即为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本文是期中的第4篇。其他7篇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山城记》。 二、【段意归纳】

第一自然段:写小石潭的位置及作者发现小石潭的过程。描绘了小石潭的样貌和周围的景色。 第二自然段:描写潭中景物---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探究小石潭源流的方位和样貌. 第四自然段:写小石潭总的气氛及独特的感受。 第五自然段:记述同游者。 三、【中心思想】

生动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深冷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之情。 四、【一词多义】

1、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凄清。以其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1)看见。下见小潭;(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

1


东山中学 四维学案 2013中考复习 文言文过关 编者:张红梅 抱一居士 2013410日星期三

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7、以(1)因为。以其境过清;(2)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卷石底以出;(3) 把。全石以为底。 8、而(1)不译,表承接关系。乃记之而去;(2)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9、游(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2)游览。同游者。 10、环(1)玉环。如鸣佩环;(2)环绕。竹树环合。

11、为(1)作为。全石以为底;(2)形成,成为。为岩、为屿。 五、【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住。

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6、布:古义:映。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今义:允许。 六、【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八、【内容理解】 1、本文的写作顺序:

发现小石潭——描写潭中景物——探究小石潭源流——感受潭中气氛 2、本文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幽静

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4、文中交代作者对小石潭的气氛独特感受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寓情于景

6、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说“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7、文中运用“侧面描写”突出潭水“澄澈透明”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文中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潭中的游鱼的句子是: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9、与《记承天寺夜游》有异曲同工的句子(都以侧面描写为主)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 10、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的结论。

答:①位置偏僻 ②竹树藤多,少有人来游玩 ③作者对环境的整体感受

9、凄神寒骨。凄:使动用法(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使动用法:(使人)感到寒气透骨 九、写作特色

1、移步换景 10、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的意思。

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 11、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

12、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13、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嬉戏。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七、【特殊句式】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

倒装句: 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

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简要分析选文第二段景物描写的特点。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修辞手法:



2

答:第二段写景采用了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写作手法。




东山中学 四维学案 2013中考复习 文言文过关 编者:张红梅 抱一居士 2013410日星期三

《小石潭记》中考真题链接

一、2007安徽省池州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三、2011吉林中考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小石潭记(柳宗元) 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 似与游者相乐。 (1)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去。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记承天诗夜游(苏轼)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

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9.两篇短文的作者柳宗元、苏轼分别是我国 代和 文学家。(1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

1)悄怆幽邃 2)怀民亦未寝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1.《小石潭记》第二段通过刻画游鱼的形神姿态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2分)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二、2008年荷泽市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其境过清 不可名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

12.记承天诗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对月夜进行了描写,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美丽景色描绘

出来。(2分)



13.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表达了柳宗元和苏轼怎样复杂的心情?(3分)

1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2)

甲文是 乙文是 15.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赏析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赏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131a34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