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冷暴力”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022-04-28 21:2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校园“冷暴力”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欢迎阅读!
成因,对策,暴力,校园,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园冷暴力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胡婧雯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09

要:在呼吁人类和谐发展的今天,本文旨在通过关于对小学校园冷暴力的成因及表现形式的分析,试图提出应对的策略,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帮助。 关键词:冷暴力;教师师德;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009-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文关怀更加贯彻人心,同时也贯彻于学校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体罚逐渐淡出了教学舞台,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种隐形教育手段越来越发挥着主要作用,尤其是在小学校园里更是屡见不鲜。对于这群等待通过教育来塑造人格、传授知识的小学生来说,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这种教育手段就是小学校园冷暴力

、校园冷暴力的涵义及表现

1冷暴力的涵义。对学生施加精神压力,让学生精神受到伤害,这种现象被社会学称为校园冷暴力。进一步说,校园冷暴力行为是暴力行为的一种,但相对于通常的暴力现象而言,冷暴力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对学生进行体罚来解决教育问题的,而是通过冷漠、轻视、放任、疏远、孤立和漠不关心等行为使学生心灵上和精神上受到伤害,进而达到教育的,因此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伤害力度。

2、小学校园冷暴力行为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学生某些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行为所表现出的厌恶情绪,以至于对学生谩骂、冷嘲热讽和漠不关心,例如:把学生的作业分成等级,致使学习差、表现差的学生的作业往往比学习好的学生作业多几倍;有些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给学生随意地起绰号,并在课堂上当着全班人的面称呼学生。 、校园冷暴力的成因分析

小学校园冷暴力现象的滋生和发展,与当今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升学率和学校教学成果的关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导致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成绩,更加关注学校升学率。把自己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自己教学效果的唯一尺度。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有三个重要原因:1、师道尊严,片面的学生观。 2、缺乏关爱,片面的师生观。3、教师技能差,片面的教师观。 三、小学校园冷暴力的解决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育教学是学校必须履行的义务,教师的态度和方法往往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现象,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使教育事业充满活力,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1、平等对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和教师一样,在地位和人格上都是独立的。每个学生有着和别人不同的性格、观点和看法,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式,教师要学会尊重他们的认知,能够换位思考,学会与学生共情,近而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应树立平等的教育观念,不能把教师的意识强加于人,要用正确的方法听取学生好的意见或建议。其次,教师身为示范者,要平等的对待学生,而不是盲目的偏向学习好的学生,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学会尊重自己的同学,关爱同学,有利于培养团体合作意识。在这方面,学校加强德育建设也是必要的,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不断更新陈旧的德育内容也是必须实施的。加强德育建设,不仅能够辅助智育和其它各育的发展,也能让学生在学校里习得应该掌握的知识,更让学生学会做人。

2 实施仁爱,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学中要用教师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幼小的心灵,让学生的生活充满阳光。没有爱心的教师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因此,用教育中的仁爱去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深化技能,更新教师观念。教师所具备的技能不仅包括教学教法的技能,也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加强教师的技能培训,使教师的素质真正的得到提高,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更好的吸收宝贵的经验。

随着依法治国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家法治体制的健全。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明确规定了校园暴力是违法的,但对于相对隐蔽的冷暴力行为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仍有很大的空白。因此,在校园冷暴力方面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普及此方面的知识,约束、制裁教育冷暴力,真正做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是教育事业有个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教育冷暴力现象看中小学德育【J.科教导刊,20122 [2] 马晓春.交互主体论与师生关系重构【J.队伍建设,200610

[3] 闫二茹,陈丽玮。浅谈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软暴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2 [4] 崔玉华.从裴斯泰洛奇教育思想透析当今校园冷暴力现象【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3.

[5] 李丽.构建以为基础的现代教育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34d39795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